龙井:冷面,辣椒,传说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责任编辑:郑洁 方迎忠

桥头的装饰(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姜晓明/图)

去往集安的路上,我临时起意,打算去趟龙井。因为朝鲜族诗人尹东柱的故居离那儿不远。

龙井市位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东南,是目前中国境内朝鲜族居住最集中、朝鲜族民俗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区。

挡风布内的人影(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姜晓明/图)

1

裹挟泥沙的海兰江流经市区,跨江的桥上装饰着金色的鲤鱼和飞龙。

步行街一棵树也没有。为躲避烈日,我贴着商铺寻找阴凉。沿街招牌都是汉字和朝文双语。我走进一家冷面馆,叫醒午睡的服务员,点了碗冷面和一瓶冰川啤酒。

橱窗里的童装(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姜晓明/图)

面盛在不锈钢碗里,透着一股冷艳气息。汤是面的灵魂,我先喝了口汤,沁凉,酸甜,辣——冰与火的交融。我夹起一筷面,嗦入口中——意想不到的尴尬情况出现了——面出乎意料的长,绵延不绝,很快胀满口腔。我想咬断,它却韧性十足。我叼着这坨咽吐两难的冷面左顾右盼,想看看别人咋吃,可是餐厅里只有我一个顾客。最终牙齿筷子并用把面费劲扯断,将其囫囵吞下。我吃光碗中所有汤料,面没敢再动第二口。就在我起身离开时,注意到桌边有把剪刀,我不确定它是何时出现的,以及用在何处。后来我才知道,剪刀在朝鲜族饮食中是常用工具,剪面,剪肉,剪菜……剪一切牙齿难以胜任的食物。

文化广场,打牌的朝鲜族男人(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姜晓明/图)

繁荣路市场,瘦小的朝鲜族老妇坐在地上卖人参。她弓腰驼背,像坐在自家炕上般安定。手指粗细的人参舒展着根须躺在皱巴巴的塑料布上,看上去脏兮兮的,但是它们价格不菲。人参既怕冷也怕热,只能生长在阳光斜照的地方。

临江路错落着低矮的建筑,大多已无人居住。只有一家客栈和餐馆貌似营业。这些贴着瓷砖、外观丑陋的建筑早年间在三四线小城非常流行。现在,经过岁月的洗礼,它们变得不再难看,反而呈现出一种庸常之美——所有的形色臣服于光阴,不再依循人的意志突显自己。

早市,牛肉摊(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姜晓明/图)

转过街角,在这些建筑的背后,是人去楼空的旧市场。市场清理得干干净净,像电影布景暴露在耀眼的阳光下。我想起一路经过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赵立宇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