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生命无意义,怎么办?心理学者彭凯平谈青少年心理健康

“孩子充分地吃好、睡好,和家人、老师、同学关系好,心情好,这才是最关键的。”

发自:北京

责任编辑:刘悠翔

青少年精神压力是全球普遍的关切。图为2024年5月,某地高中教室。视觉中国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彭凯平曾带领团队,与新华社合作,于2021年底开始,调查了三十多万中国的中小学生,发现青少年普遍存在“四无”问题:学习无动力、对真实世界无兴趣、社交无能力、对生命价值无感受。

青少年精神压力是全球普遍的关切。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2021年,在全球范围内,七分之一的10-19岁青少年患有精神障碍,占该年龄段全球疾病负担的13%。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报告(2021-2022)》显示,约14.8%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2023年10月公布的《2023年度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指出,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且呈低龄趋势,高中生和初中生的抑郁检出率分别为40%和30%。

近年来,彭凯平的课题组进行了多项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研究。例如,一项研究采集了来自国内158所学校的数万名青少年学生的数据,发现中度至剧烈的体育运动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益,在周末或节假日进行中度至剧烈的体育运动尤为有益。

另一项研究招募了全国112所中学的2234名学生,通过大规模随机对照实验,发现对价值观的自我肯定,有助于提升中国青少年的生活满意度、积极心理健康和自尊水平。不过,这种干预并没有对抑郁、焦虑和孤独感等临床测量指标产生显著影响。

“我们强调实证,个体案例对我们来讲都没有意义,有意义的是成千上万的人在控制的条件下得出来的结果。”彭凯平对南方周末记者强调,“我最烦经验主义、教条主义,应该要做科学验证。”

“其实自我报告式的测试是没有用的,所有跳楼的孩子都没有被测出来。为什么呢?因为它的击中率——想跳楼的被我测出来了,这个概率是很低的。”彭凯平认为,更大的问题在于国民心理健康意识不够,“有造假的,还有无知的。我们很多人对自己的心理活动是没有觉察的,不知道自己在嫉妒,也不知道自己在愤怒,不知道的话就无法去控制和改变的。”

值得欣慰的是,这些实验发现,往往用不复杂的干预方法,就能改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彭凯平说,很多人有个误解,以为人心的改变需要瞬间顿悟,然而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类很多伟大的改变是从细节开始,从习惯开始,从具体的行为塑造开始”。

彭凯平。受访者供图

意义感其实是一种连接

南方周末:为什么你的课题组会特别关注青少年?

彭凯平:因为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别敏感,也容易塑造,成年人的生活经历使得他们早就形成了一定的心理习惯和行为方式,所以我们希望通过青少年来做干预。这也是心理学里关键期的概念,关键期更容易做,效果也比较好。

事实上社会也关注青少年。2023年5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说明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是国家战略,和芯片、人工智能同等重要。我们中国人关注下一代,很多人活着也是为了下一代,自己心情好不好不重要,孩子要是不好的话,那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南方周末:2021年你们做的30万中小学生的调查,发现“四无”问题很突出,疫情之后,这些特征有改变吗?

彭凯平:可能在一个方面有变化,就是交往和沟通。那时候是隔离的,现在慢慢地孩子们的集体活动多了,社会交往多了,音乐会、电影院、公园可以去了,同学们的体育活动增强了。这些是显而易见的,其他方面我个人感觉可能还是差不多。

南方周末:你有一个观察是一些年轻人对生命价值无感受,为什么他们会觉得生命没有意义?

彭凯平:现在自杀的倾向性越来越低龄化了,我们没有让孩子充分地体验和欣赏生活的美好,无休止的作业、无休止的要求、无休止的批评,他怎么可能留恋这样的生活?我们是体验过生活的美好的,我们吃过好的东西,去过好玩的地方,遇到过可爱的人,这些都让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