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别人知道我是我”,网络青年纷纷做momo

两位90后研究者发现,相较于非匿名群体,momo们更不会试图回避冲突,发表观点时更少考虑迎合大众。

某艺人在律师函中表示将起诉“momo”侵犯名誉权,网友评论“是单给我一个人的,还是别的momo都有”。

“有太多披着momo皮肤的人在小组里发引战帖和引战评论,有时候你都忘记这个mo是不是上次封过的。”

责任编辑:谭畅

一位momo发在社交媒体上的帖子。网络截图

一位momo发在社交媒体上的帖子。网络截图

发现同事长期“偷窥”自己的社交媒体后,29岁的李月当天便决定披上“隐身衣”——昵称改为“momo”,头像换成一只粉色恐龙。她还将过往发布的笔记都隐藏了,个人介绍删至一片空白,这才稍感安心。

李月形容,隐藏的社交账号被同事发现的感觉,“好像自己天天在洗澡,突然发现别人其实透过百叶窗把你看得一干二净”。

没有人说得清,互联网上有多少人化身为粉色恐龙momo。这是2020年以来流行的一种线上社交选择,它最初源于微信的授权登录机制,用户使用微信登录豆瓣、小红书、知乎等其他平台时,可以选择生成随机昵称及头像,momo是其中最受欢迎的一个。后来momo越来越多,网友们无从追溯每一个momo对应着的人是谁。于是,momo成为在互联网上的“公共马甲”,更多人主动变成momo,避免暴露真实身份。

“现在的90后、00后在面临社会压力时,会出现明显的社交倦怠。匿名社交可以起到宣泄的作用。”2024年4月,期刊《中国青年研究》刊发了一篇文章,探究当代青年使用momo进行匿名社交的特点及其背后的青年文化。文章的两位作者汤沺甜、张戌都是90后,他们在文中分析认为,相较于非匿名群体,momo们更不会试图回避冲突,发表观点时更少考虑迎合大众。

“大隐隐于市”

王莉变成momo已有小半年了。她把小红书当树洞,记录怀孕以后的孕吐、失眠,生娃以后孩子断奶、长牙;有时候喊“突然觉得人生好没意思”,有时候又自我劝导“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减肥减不下去,给自己鼓劲“少吃能瘦”;上班受气了,逐字记录发牢骚。

王莉说,生娃以前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吴依兰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