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网约车来了,人类司机还在艰难抢单

对于武汉的巡游出租车司机来说,被机器人取代依然不是眼前最值得焦虑的事。比起将来会颠覆行业的人工智能,他们当下的大敌依然是另一拨抢单的人类司机。

发自:武汉

责任编辑:李屾淼

“机器人淘汰人”

七月初,一场大雨席卷武汉。

巡游出租车司机沈强手机里的滴滴平台响个不停。系统提示附近有一单,他没理会,扭转着手里的方向盘说,“昨天不下雨,它一单不派。”车头摆正,他继而解释,“蛋糕就这么大。天气好的时候,坐车的人也少,而且现在大家能坐地铁和公交就坐地铁和公交。工作日的时候,我们只能被逼着去火车站和飞机场排队。”

80后的沈强做巡游出租车司机已有三年多。入行之前,他经营着一家烤肉店——店铺在新冠疫情期间倒闭之后,他开始跑出租。

沈强每天中午出车,一直跑到凌晨一点,每天在车上坐着的时间接近13个小时。这样的工作节奏,在他开出租车的头两年,每日流水还能稳定维持在五六百元。但最近大半年,他每日的营业额跌到了三四百元,“刨去房贷和每月四千多块钱(巡游出租车)的租金,就没了。”

这也是最近许多武汉巡游出租车司机的牢骚。

54岁的薛明顺是《南方人物周刊》在武汉遇到的第二位巡游出租车司机。他在幼儿园有一份工作,开出租车属于兼职,每天只在清晨五点出车,开到中午十二点,“一天只要赚一百多块钱就够了”。

“但年轻人就不行了,每天必须开到12个小时以上,不然赚不到钱。”薛明顺话锋一转,接着说,“以前开出租车养活一家人没问题,现在只能混口饭吃。”

和薛明顺同龄的梁先生开巡游出租车超过六年。疫情期间,他每天的流水还有四五百块,但现在,“(每天)三四百也有,两三百也有。”“(现在)开网约车的也多,还有无人驾驶,就那么一碗饭,分饭的人多了,大家都没生意。”

但又一个抢生意的对手来了,而且它比以往的任何对手都更强大。

2022年8月,百度旗下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在武汉开启国内首批全无人自动驾驶商业化出行服务。近两年后,它已经逐步进入了当地人的日常生活。

烈日下的无人驾驶网约车(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大食)

烈日下的无人驾驶网约车(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大食)

2024年6月下旬,武汉市建设汽车客运有限公司向当地政府发出名为《巡游出租车已到死亡边缘》的求助信,称“我公司拥有巡游出租车159台,从4月份以来已经退车停运4台,而且还有继续蔓延的趋势。”尽管该公司从今年2月起每月减免了司机300元的承包费,“但现在司机每天单车200至300元左右的毛收入,实在难以为继,由此引发驾驶员与公司之间的矛盾。”

求助信中特别提到,“尤其近段时间无人驾驶网约车的盛行,科技垄断资源,抢夺底层人的饭碗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赵立宇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