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上升的未成年人犯罪 :人数十年来最多,强奸罪占比增加

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的未成年人犯罪中,以盗窃、聚众斗殴、寻衅滋事、抢劫、强奸、诈骗和故意伤害为主。其中,盗窃罪长期位列未成年人犯罪类型第一名。

与犯罪结构变化、步入轻罪化时代有关,“越来越多的行为作为犯罪来处理,这也一定程度造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情况增加。”

责任编辑:钱昊平

邯郸13岁初中生遇害后,犯罪嫌疑人掩埋遗体的现场。(央视截图)

邯郸13岁初中生遇害后,犯罪嫌疑人掩埋遗体的现场。(央视截图)

“上升”,是近四年全国未成年人犯罪数量变化的一个关键词。 

2023年6月,最高检发布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下称“白皮书”)显示,2020年至2022年,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数分别为54954人、73998人、78467人。

一年后,数字攀升到9.7万人,达到近十年来的最高值。 2024年3月1日  最高检副检察长宫鸣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公布数字时表示,未成年人犯罪仍呈上升趋势。

不过,绝对数值的上涨并不一定能反映未成年犯罪的全面情况。华东政法大学青少年司法研究院院长高维俭提醒,只有以科学和理性的精神探究清楚未成年人犯罪背后多层次的原因,掌握未成年人犯罪的数据及变化规律,公众才不会“有那么多的仇恨和恐惧”。

先降后升

将时间周期拉长,可以发现,近十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其实呈现了先降后升的趋势。

2014年至2016年,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未成年犯罪嫌疑人7.74万人、6.77万人、5.91万人,下降了23.68%。

2016年至2020年,总体呈下降趋势,其间,只有2019年明显上升,至2020年,这一数据降至最低。据2020年的白皮书解释,升降态势与疫情防控形势关联较大。此后呈上升态势。

此外,近十年,低龄未成年人犯罪的变化态势与未成年人犯罪整体一致,亦先降后升。

按照白皮书统计口径,低龄未成年人是指14到16岁的未成年人群。按照刑法相关规定,刑事责任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