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事件改编,“奥本海默”的另一个版本

摒弃偏见,才有助于寻回我们作为人类的信心。

责任编辑:柴颖瑞

去年,一部来自南斯拉夫的涉“核”电影在洛迦诺电影节首映,引起不少影迷的关注,该片同时入围了第14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天坛奖”。虽然最终未能在竞赛奖项中有所斩获,但它却凭借4.2的场刊评分领跑主竞赛单元,赢得了上佳口碑,它就是由著名的塞尔维亚演员、导演德拉甘·比耶洛格里奇执导的《绝密配方》

涉“核”电影在近些年屡有佳作,去年,《奥本海默》以破9亿的成绩刷新了传记电影的票房纪录,其关于“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故事让人们将目光再次聚焦于——原子弹、核试验、“冷战”等关键词,而上一次引发现象级讨论的涉“核”影视作品还要回到2019年HBO与天空影业联合出品的剧集《切尔诺贝利》。该剧在HBO播出后引发收视狂潮,让很多人更真切地了解了那段历史。

作为同样涉及核辐射后果的电影作品,《绝密配方》提供了一个少见的“南斯拉夫视角”,在这个意义上,它开启了另一种“奥本海默”叙述。

故事改编自1958年南斯拉夫温洽研究所核反应堆发生的一起真实事件:其中一个研究反应堆发生临界事故后,6名工人受到了大剂量辐射,其中一人不久后死亡,其他5人在接受治疗后逐渐康复。

影片呈现了该事件的全过程,并将叙事重点放在了巴黎居里研究所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赵立宇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