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团贷款第一城:金融化债的重庆样本

杨跃参与过银团贷款谈判,他透露,定融、短期拆借的债务都不能用银团贷款置换。银团贷款方案也要报银行总行审批。

12个债务重点省(区)就像“围城”,有的城市想“摘帽”,有的城市想“入场”。

2024年,重庆的关键词是发展。两万余字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发展”出现了110次。

发自:重庆、银川

责任编辑:张玥

嘉陵江对岸的建筑群,是江北嘴国际金融中心,聚集着多家金融机构。南方周末记者 吴超 摄

嘉陵江对岸的建筑群,是江北嘴国际金融中心,聚集着多家金融机构。南方周末记者 吴超 摄

银团贷款,是目前地方债化解过程中备受关注的一种方式。

它是指一家银行牵头,多家银行参与,组成银团共同审批贷款并投放。这样能够实现信息共享,而且分散风险。这一模式并非新鲜事,从前在大型企业出风险时,多有应用。

2023年7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

8月,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召开的2023年下半年工作会议表示,重点工作之一,便是统筹协调金融支持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工作。

“一揽子化债方案”说法提出后,重庆是首个落地银团贷款用以化债的地区。

而且,南方周末记者采访发现,截至目前,其他省份虽有城投落地了银团贷款业务,但属个例,仅用于应急。而在重庆的38个区县里,它成为了区域性常规政策,多有应用。

参与方主要是国有四大银行和两家政策性银行。相比正常贷款,银团贷款利率低、期限长,对于银行来说并非一门好生意。

那么,重庆的地方债有何特点?何以广泛获得金融机构的支持?

银行的意愿尤为重要

2023年12月,《重庆日报》报道,农行渝北支行牵头的首笔5000万元置换存量非标债务“银团贷款”,在渝北区属国有公司重庆空港经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投放落地。

这是重庆首笔银团贷款置换非标债务的业务,落地于中央提出“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的五个月后。

空港公司负责人对媒体介绍,贷款由农行渝北支行牵头、中行渝北支行参团,已经批准“银团贷款”6.068亿元,此次投放的5000万元是全市首笔“银团贷款”,剩余的超5亿元“银团贷款”预计将于当月内全部投放落地。

在重庆巴南区的2023年预算执行报告中也写道,“完成首批银团组建,成功争取45.34亿元银团贷款置换非标债务。”另有两个区县也在当年预算执行报告中表示组建了银团贷款。

为何重庆普遍获得了金融机构的支持?

重庆市政府官网披露,2023年8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在北京与21家金融机构集中签署了共建西部金融中心战略合作协议,旨在深化央地金融合作。参与的金融机构包括农发行、四大行等。

黎华在重庆一家城投平台任职。数月前,他所在的平台获得了一笔几个亿的银团贷款,参与的是四大行中的三家,贷款期限在15年以上,年利率3.5%左右。这个利率非常划算,目前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五年期以上3.95%。

“银行会对平台的非标业务进行测算,非标规模大,给的贷款就会多一些。”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加上特殊再融资债券置换非标,目前银行贷款占总债务的比重在70%以上。

非标债务指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是未在银行间市场及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

值得注意的是,银团置换的非标债务都来自持牌金融机构,如融资租赁、信托等。也就是说,银团贷款不能置换定融,因为它们不通过持牌机构发行。

定融,指定向融资,向特定投资者发行,在约定期限内付息还本。与银行贷款、债券等融资方式相比,定融属于非标准化产品,对融资主体要求低,但利率几乎是最高的。

过去几年,随着融资难度增加,各地城投平台不惜铤而走险,发行大量定融产品,导致债台高筑。许多中西部城投平台发行的定融产品,综合年利率超过10%。

“目前,重庆市面上只有一两个城投的定融产品,且经常出现断档情况,卖完就没了。”一位在重庆从事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