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妈违法停车叫嚣“外交豁免权”:如此国际组织官员有损国家形象丨快评

作为中国主导的国际组织的重要官员,余琦代表着这一国际组织,同时在组织内也代表着中国。她的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的形象,也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形象,确实需要真有诚意的检讨、悔改。

责任编辑:陈斌

“外交豁免权”近日成了社交媒体热门话题。网传视频显示,一辆挂使馆号牌的小汽车在一处狭窄的路面停车,造成堵车。当被堵车主上前理论时,一名坐在违停小车驾驶位的中老年女性一脸傲慢地叫嚣,“懂什么叫使馆车吗?”“懂什么叫外交豁免权吗?”最后还口出脏话,辱骂视频拍摄者。

北京警方6月19日通报,涉事女子为余某,就职于某国际组织,对其违法停车行为,交警予以罚款处罚,对余某及其丈夫违规养狗的行为,属地公安机关依照法定程序作出处理,对余某存在的治安违法行为(应主要指辱骂他人),已立为行政案件进行调查。

网民纷纷谴责余琦的嚣张跋扈,并质疑她是不是真为外国使馆工作人员,是不是真的有外交豁免权。还有媒体评论说,只要违反法律法规,就别想有什么“豁免权”。

首先要明确,根据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以及中国相关法律,外交豁免权、领事豁免权确实是存在的,它们赋予外国驻华大使馆、领事馆官员和工作人员一定条件下不受中国法律管辖的特权,也就是“豁免权”。这些豁免权,源于国家主权平等的理念,既然主权平等,那么一国就无权按照其国内法对另一国的外交代表(他代表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