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解释鸿沟》:“把一个哲学家的精神样貌留下来”

当一个人想要借由哲学解决问题、找到答案,大概率要失败而返。

过去只有大人物才有“我是谁”的问题,而在现代社会,平头百姓也在思考这个问题。而这个问题的解答,就在于内心。“生产线上,我可以被别人替代,甚至被AI替代,但我有很多‘只属于我的独特感受’,这些感受无法被替代。”陈嘉映说。

发自:北京

责任编辑:李慕琰

拍一部关于哲学家的纪录片,在当代是一件合时宜的事吗?

北京东五环外的一处艺术区,朱凌卿坐在南方周末记者面前,几乎不假思索地说:“当然合时宜了”。因为忙于剪辑,他的头发略显蓬乱,在环境稍显松散的剪辑室内,一根接着一根抽烟。2024年5月,纪录片《解释鸿沟》终于上线。过去三年,他们跟拍哲学家陈嘉映的日常生活,记录下这位学者和学生、朋友的深谈与论争。

拍摄《解释鸿沟》的念头起初由监制李伦拍板。这位有过二十多年电视新闻经验的制片人,在央视《社会记录》《看见》等节目中累积了看待世界的视角。

李伦感知到,在当下,很多人被目标不明确、路径不清晰所困扰,过去习惯的很多东西都失效、模糊了。在这样的时刻,人尤其需要静下来思考。在这之中,陈嘉映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样本。“陈老师是一个道不远人的学者,我们自己就会对他的学问,对他的思想很好奇。”李伦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当人们想要思考时,会有很多的思维路径,而哲学是其中之一。

李伦和朱凌卿是《十三邀》多季的出品人和制作人。在《十三邀》第一季,许知远曾经和陈嘉映展开一场对谈,陈嘉映这个名字后来频频在后台被观众提及。制片人朱凌卿形容陈嘉映的表达“严密而缠绕”,有思维的密度但不陈词滥调,在当下的言论市场下十分可贵。

2021年,他们联系陈嘉映,提出要为他拍摄纪录片,一开始遭到拒绝。陈嘉映的大部分生活由研讨会、爬山、读书和坐在书房里深谈构成。他说,智性的深度对话,老一代人也许有需求,但在当下的媒体环境,“落不下来”,无论多么复杂的讨论,都会被互联网上的“yes或no”淹没。李伦和朱凌卿只能尽力劝说,“想把一个哲学家的精神样貌留下来”。

李伦(左一)和朱凌卿(左二)最初提出为陈嘉映(右)拍摄纪录片时,遭到了对方的拒绝。(片方供图)

李伦(左一)和朱凌卿(左二)最初提出为陈嘉映(右)拍摄纪录片时,遭到了对方的拒绝。(片方供图)

纪录片里,大多数镜头集中在交流的环境里,陈嘉映和一帮人聊着哲学相关的话题。

每集由不同的分集导演负责,有的负责心智哲学,有的负责政治哲学。李伦很长时间一进机房,感觉周边安静,分集导演戴着耳机,沉浸地通看素材。

“思想性聊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西方世界是非常多的类型。每个类型的节目,它的内部价值稍加改造都可以被新时代的观众所认出,但是你就要做得相对极致一点。”制作时,朱凌卿特意给了陈嘉映不少大特写,把他从与众人交流的环境里“扽”出来,拉近观众和谈话场间的距离,“(让你)想上去插两句话”。

“人们都生疏了那种精神生活,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