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小蠊是如何征服世界的?

根据基因组分析的结果,科学家揭示了德国小蠊如何通过人类的迁徙而从起源地南亚传播到欧洲和全世界。

责任编辑:朱力远

很多人打开厨房门或抽屉,发现一只或多只蟑螂时往往会心里发毛,甚至抓狂、尖叫,即便用尽全身之力想要踩死或打死它,却难以如愿,因为它跑得太快了。加上蟑螂的生存能力很强,在一个月没有食物、两周没有水的情况下仍能存活,繁殖力又极高,一对德国小蠊一年可繁殖10万只后代,人是无能为力消灭它的。所以,蟑螂就有了“打不死的小强”的绰号。

美国休斯顿,一只德国蟑螂(德国小蠊)夜间在一片树叶上觅食。视觉中国|图

美国休斯敦,一只德国蟑螂(德国小蠊)夜间在一片树叶上觅食。视觉中国|图

新加坡国立大学、西澳大利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2024年5月20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揭示,现实中最常见的蟑螂——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是通过人类的迁徙而从起源地南亚传播到欧洲和全世界的,其根据是基因组分析。

不过,这只是对蟑螂起源传播的一项最新研究。2018年,同样是这个研究团队的科学家,包括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的托马斯·布吉尼翁(Thomas Bourguignon)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的钱唐等人在英国的《分子生物学与演化》杂志上发表论文,报告了他们利用蟑螂的线粒体基因组来揭示蟑螂的起源和演化历史,从这两项研究可以基本了解蟑螂的演化史,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1776年,著名博物学家卡尔·林奈在德国收集到一些蟑螂的标本,首次将其正式命名为德国蟑螂(德国小蠊)。但后来,生物学家很快意识到,它们可能不是起源于欧洲,因为当时欧洲没有类似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