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多尼斯 诺贝尔奖与我无关

今天诗歌面临的不是诗歌本身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读者减少不是诗歌的过错,是当代文化的过错,是人类文明衰落的标志,而不是诗歌衰落的标志。

诗歌不能改变制度,诗人无法改变世界,他只是提供看待这世界的新观念。问题在于,那些领导世界的人,是否愿意接受变革的观念

什么是玫瑰?为了被斩首而生长的头颅。/什么是尘土?从大地之肺发出的一声叹息。/什么是雨?从乌云的列车上,下来的最后一位旅客。/什么是焦虑?褶子和皱纹,在神经的丝绸上。/什么是时光?我们穿上的衣服,却再也脱不下来。

——《在意义丛林旅行的向导》

这是一片意义的丛林,向导是阿多尼斯与他的诗篇。作为新意义的赋予者,他称自己“风与光的君王”;已故的爱德华·萨义德则说他是“当今最大胆、最引人瞩目的阿拉伯诗人”。

世所公认,阿多尼斯之于现代阿拉伯诗歌,恰如艾略特在现代英语诗歌中的地位,在他的荣誉清单上,有一长串国际大奖散发光芒:布鲁塞尔文学奖、马其顿金冠诗歌奖、让·马里奥外国文学奖、卡佛文学奖……自2005年起,他连续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一直是大热门。但他全不在意。

同时他也是思想家、评论家和翻译家。在整个阿拉伯世界,有人无条件地爱他,有人咬牙切齿地恨他,也有人表面向他的盛名鞠躬,内心却怀着警惕。

跟Octavio Path在一起,Path是墨西哥当代最杰出的诗人

跟女儿Arwad在一起,1964年

这是阿多尼斯第二次来中国,第一次是在1980年。他无法将当时看到的北京和今日之北京联系起来,这仿佛已是两个国家、两座城市。上海也让他迷惑,站在繁华的南京东路,他几次携了我的手,认真地问:这是给中国富人们逛的街道吗?他在街边一块假山石前停下脚步,以为是某位中国艺术家的雕塑作品。在商店里他用手指捻过培罗蒙西服的面料,看价格标签上的数字,频频颔首,又微微摇头。

阿多尼斯
当今最大胆、最引人瞩目的阿拉伯诗人。 同时也是思想家、评论家、翻译家和画家。

跟他走过半个地球的黑色大箱子已塞不下任何东西,里头是中国诗人们送给他的茶叶、字画、书籍。于是他放弃了任何看上的商品——除了文房四宝。在福州路,他买下锦缎封面、宣纸内里的中国册页、几枝狼毫羊毫和老大一瓶乌黑的墨汁!

看过中国的水墨山水与书法,他一心惦记买墨。他还来不及学会用筷子应付餐盘里的食物,但在北京第一次抓毛笔他运笔裕如,这位著作等身的诗人同时是一位画家,他的拼贴画在巴黎很受欢迎,一个半小时作一幅拼贴画,抵得上诗集再版10次的稿酬。“作画的过程让我重享童年的乐趣。拼贴画大多是用废弃物,比如麦秸秆、麻布这些无价值的东西,经我重新设计,赋予它们新的生命和意义。”喝完咖啡,漫步在夜晚的南京西路,他盯着一块陷在泥泞中的麻编草垫看了好久,“这玩意要是再干净一点,我就捡回去作画了。”

车子快经过鲁迅纪念馆的时候,他的中国译者、北外的阿拉伯语教授薛庆国指着路标告诉他:有人评价你是“阿拉伯世界的鲁迅”。

阿多尼斯于是掏出小本子记下鲁迅的名字。他总是随身带着小本本,记下思想的碎片和意象的火花,记下走过的路、见过的朋友。这些是他为诗歌的鸟巢搜集的小枝条。他知道鲁迅,在他捧读过的中国文学中,有3个名字熠熠生辉:屈原、李白和鲁迅。

阿拉伯民族十分爱好文学,著名美籍阿拉伯史学家希提说:“任何一种语言对本民族的精神所能发生的无法抗拒的影响,似乎都没有阿拉伯语这样强烈。”萨达姆·侯赛因在法庭判以绞刑之后,还在考虑自己尚未完成的最后一部小说;他身陷囹圄时,置于枕边的始终是古代诗人穆太奈比的诗集。穆太奈比被认为是“阿拉伯的李白”——古老的阿拉伯文化和中国文化总以这样有趣的方式发生呼应,并隔着广阔的时空遥遥握手。

5分钟后,祖国开火了

阿多尼斯原名阿里·艾哈迈德·赛义德·伊斯伯尔,1930年生于叙利亚海边一个叫卡萨宾的小村庄。他的父亲是贫困的农民,血液里却流淌着阿拉伯民族对诗歌的热爱,艺术基因传递给了子女:长子阿多尼斯成了诗人,一个女儿成了画家。

直到13岁,少年阿里还没有机会进学堂,“我从小就要帮父亲干活,摘果子、种地。”有一天,阿里困倦得在树下睡着了,“梦中我作了首诗,献给叙利亚独立后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统。总统很欣赏,说:‘孩子,我能为你做点什么?’我就跟他说,&lsq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老黄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