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再报告:超2万亿的城市从何而来?

编者按:

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武汉,这座历史悠久的江城,正以惊人的速度和决心,迈向经济发展的新高峰。2023年,武汉GDP突破了2万亿大关,这一成就不仅是对城市过去努力的肯定,也是对未来潜力的预示。

2021年,我们曾推出“武汉的春天”专题报道,聚焦武汉经济的V形反转重启和复苏。今年春天,南方周末再次来到武汉,在第一期中,我们讲述了科技突围的武汉模式。本期,我们将从商贸发展、产业链供应链资源、经济新动能、人才吸引力等要素,全面回溯武汉的经济发展历程,探寻这座英雄城市经济发展数字的背后故事。

发自:武汉

责任编辑:李林薇

(刘宇宇/图)

春节假期刚结束,彼时新一轮暴雪即将席卷武汉。即便身穿厚重的羽绒服,行人仍难以抵挡刺骨的寒意。位于汉口老城区的汉正街服装批发市场,偶尔可以看到搬运工们乘着满载货物的电动拖板车,或是拎着沉甸甸的黑色塑料袋,匆匆而过。

板车工小汪一边整理着装车的数十叠牛仔裤,一边拒绝身旁的服装店老板讲价。这几年,汉正街服装生意面临转型,在活不忙时,他还会兼职共享单车“清运”。

汉正街,昔日汉口商贸之源,在近二十年遭遇发展瓶颈。经过“留改拆”后,汉正街转型成为了时尚街区,留有部分的批发和零售生意。与此同时,武汉打造的全新综合商贸市场异军突起,跃居全国第二。

武汉,这座带有浓厚商贸基因的枢纽链接之城,凭借其地理之便,汇聚八方之利,正在升级成为一个经济体量庞大的“新武汉”。2023年,武汉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2万亿元,实现了历史性经济跃升。

在2024年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召开期间,武汉的经济发展成为湖北代表团小组讨论时热议的话题。毫无疑问,GDP晋级是武汉自身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是城市能级重大提升的表现,也是区域发展的机遇。这将为湖北、长江中游城市群乃至全国带来强大的发展动力。

南方周末再次聚焦武汉,探索科技创新突围之外,这座城市的2万亿GDP还从何而来。

再铸商贸大都会

如今,很难将汉正街与昔日繁华的“商业心脏”联系起来。虽然从附近岁月留痕的民国建筑中,仍可窥见一丝过去的辉煌。但对于“新武汉人”来说,这里只是一条热闹的商业街,与广州的上下九步行街相似。

汉正街,汉口最古老的街道之一,见证了武汉商业的沧桑变迁。“北货南珍藏作窟,吴商蜀客到如家”,是旧时汉正街商贸繁华的真实写照。

1979年,寂静已久的汉正街迎来了历史性转折。103位个体经营户率先拿到了个体工商户执照,开始持证摆摊。汉正街小商品城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率先突破了计划经济的束缚,迅速崛起为全国最大的商业城之一。

然而,进入二十一世纪,汉正街交通拥堵、消防安全等问题逐渐凸显。不少武汉人调侃,“汉正街一堵,整个武汉像是得了心梗”。

显然,汉正街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商业的飞速发展。2011年,武汉市下定决心启动汉正街传统市场改造搬迁工作。汉正街被定位为打造现代服务业示范区,向时尚汉正街转变。

在距离汉正街20公里外的黄陂,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下称“汉口北”)成了汉正街产业转移承接地。这个“出租车都不来的泥巴地”,被寄予了重现武汉商贸荣光的厚望。

2019年-2023年,武汉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7449.64亿元、6149.84亿元、6795.04亿元、6936.20亿元和7531.9亿元。如今,武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重回“7000亿”水平。

其中,汉口北作为武汉“商贸新高地”,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现代商贸物流平台。汉口北市场线上线下交易额逐年攀升,2019年为951亿元,2021年突破1487亿元,跃居全国第二。至2023年,其总交易额已达1859亿元。

汉口北为何能实现“逆势增长”?卓尔智联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汉口北集团总裁曹天斌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认为,这背后是汉口北“四个结合”发展路径的助力,即“线上+线下”结合、“内贸+外贸”结合、“批发+体验式消费”结合、“实体市场+大型展会”结合。

值得注意的是,汉口北的线上交易额已达到线下交易额的两倍多。近年来,汉口北积极开创批发市场互联网化、智能化转型的新生态,助力武汉数字产业化发展。

“押宝”数字经济新赛道,武汉已吃到了第一波红利。2022年,武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达1909.3亿元,占GDP比重达10.1%,数字经济发展综合指数排名也高于GDP排名。

2023年,武汉出台《关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到要依托创新之城,促进“数字+消费”发展。此外,该文件还提出,到2025年,武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000亿元。到203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5000亿元。

《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和社会(1796-1889)》一书中曾写道,19世纪的汉口,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封建社会晚期势不可挡的商业力量相结合,形成并维持着一个卓越的商业都会,一个中国本土城市化所达到的最高水平的城市。

如今,从汉正街到汉口北,武汉商贸流通市场已重回第一梯队。以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抓手,乘数字经济的东风,武汉正“执笔”续写重塑商贸大都会的故事。

(刘宇宇/图)

双循环枢纽崛起

在凌晨的朦胧中,天边的曙光尚未洒向大地,渔民们已经开始忙碌起来。他们戴上了塑料手套,将刚刚打捞上来的海鲜进行细致的分类。这些新鲜的海鲜,将被装进筐里,通过冷链车一路跨省市,送往武汉市汉口北渔人码头。

近1万平方米的汉口北渔人码头,是湖北唯一的野生海捕冰鲜市场。这里近1000种中外海鲜产品中,七成首次进入武汉市场。“渔人码头开业后,武汉海鲜的价格直线下降。”曹天斌说着,不自觉地提高了一个声调。

在这之前,武汉海鲜市场主要以高端消费的活体海鲜和冻品海鲜为主,在适合大众消费的海捕冰鲜链条上长期缺位。依靠汉口北“海鲜链”,海捕冰鲜出水20个小时,武汉市民就能吃到来自沿海地区的平价海鲜。

同样,依托汉口北带水运输、全程冷链的“鲜花链”,像标价19.9元的10束洋牡丹,凌晨还在云南斗南,下午就能到汉口北鲜花小镇供消费者挑选。

汉口北能打通商贸供应链,得益于武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汉江的一次改道改变了武汉的命运,武汉的地理格局从双城变成三镇。1950年代,汉江铁路桥和公路桥、武汉长江大桥相继通车,让武汉三镇实现了实质性的融合,也打通了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今天,向东,武汉可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发展近洋直航;向西,依托中欧班列,发展欧亚新通道;向南,布局连接东盟的铁海联运通道;向北,对接中蒙俄经济走廊。

这也促成了武汉将构建“枢纽链接之城”战略重点。2024年,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要发挥三大优势,其中之一就是把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链接优势。这是新时代武汉之“重”。

全国政协委员、武汉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杨智在今年全国政协会议上的提案中关注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他认为,武汉市综合交通比较优势明显,铁路直达28个省会及以上城市,1.5小时飞行圈可覆盖全国90%经济总量和80%人口,肩负保障国家战略物资储运的重要职能。同时,武汉市是全国唯一获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的省会城市,在内陆开放型综合运输大通道建设等4个方面开展试点,取得了部分成效。

黄金地理位置,也让武汉其他产业具有“成链”“补链”“强链”的先发优势。

从武汉的汉口站启程,向西行进,将依次穿越随州、襄阳、十堰等城市。这些沿汉江分布的城市,因汽车产业而紧密相连,共同构筑了一条覆盖汉江流域的产业“长廊”,形成了湖北的“武襄十随”汽车产业集群。

其中,武汉专注于汽车研发与乘用车制造,襄阳的发展重点是轻型商用车和中高端乘用车,十堰在中重卡车和军用车制造上领先,随州则以专用车制造著称。

目前,该集群产值已超6500亿元,预计到2025年,产销量将占全国10%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超万亿元。

岚图汽车告诉南方周末,借助湖北、武汉汽车产业集群优势,岚图的供应链近地化率为41%。目前,岚图的关键三电零部件、动力零部件、汽车内外饰核心零件、冲焊件等都集中在湖北省内。

“虽然一些智能化、软件类供应商仍然以省外为主,但我们正在加大这些零件的近地化开发,并带动省外供应商向武汉转移。”岚图汽车CEO卢放表示,公司是通过新产品研发制造、新技术的创新等带动供应商直面用户,快速研发产品,激活整个产业链的增长。

比如针对汽车空气悬架,国内乘用车行业在2021年前无国产化开发先例,空簧车型多为外资车企与国外头部零部件供应商合作开发,价格高昂,技术壁垒高。岚图便联合头部供应商孔辉科技,在多个关键节点上进行探索。2021年,孔辉科技成功为岚图FREE车型开发并供货空气悬架系统,结束了国内无乘用车空气悬架系统前装供货资源的历史。目前,孔辉科技也已经在武汉投资建厂过程中。

2023年,随着武汉GDP总量突破2万亿元,包括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在内的五大优势产业总产值预计突破1.6万亿元,占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超过55%。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关于武汉如何构建有韧性的供应链体系是关注的焦点。来自武汉的全国人大代表、华工科技董事长马新强就建议,央地国企主动作为,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通过生态构建、基地培育等方式,有力支撑产业链供应链补链固链强链,对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的给予企业经营者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减免。

从聚人口到引人才

“中部第一城”亦是“中部人口第一城”。武汉GDP增长的内生动力还源自其人口规模与素质的双重优势。

2010年至2022年,武汉常住人口呈现持续上涨趋势,12年来常住人口增长了395.36万人,年均增长32.9万人。2023年10月,住建部发布的《2022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显示,武汉城区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成为中部唯一的超大城市。

武汉人口增长不只体现在数量上,更在于其人才密度的不断提升。坐拥超百万大学生,武汉是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点城市和国家长期布局的科教重镇。

过去,武汉也遭遇过人才“孔雀东南飞”的情形。公开数据显示,武汉高校毕业生留汉率就业比例在低谷时期甚至一度跌破40%。但近年来,武汉人口强势回流,人才密度不断提升,连续6年实现人才净流入,稳居全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第一方阵。2017年至2023年,武汉新增就业创业大学生人数超过200万人。

人才留驻背后功不可没的是武汉不断迭代升级的人才政策。面对彼时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2013年,武汉启动了“大学生留汉工程”,为毕业生在落户、公租房、基层入编、创业担保等方面提供相应保障,争取每年新增留汉大学生10万人。

2017年,政策升级为“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计划”,提出5年留住100万大学生。为此,推出包括放宽大学生落户条件、设立一亿元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等一系列措施。

这些政策带来了显著效果。根据当时智联招聘发布的数据,武汉高校毕业生留汉率从10年前的35.75%逐年增长,截至2020年,已有51.59%高校毕业生回流江城。

李想正是这一代“百万大学生”留汉故事的诉说者之一。1993年,李想出生在湖北黄冈大别山,父母平时在外务工。每年春节后看到父母拿着行李远走的背影,李想都会流下不舍的眼泪。

“倘若地方经济发达,人们收入提高,又有谁会和家人分离两地去外地工作?”李想看着家乡留下的老人和孩子,内心埋下了“帮乡村致富、让民工返乡”的种子。

这成为李想第一次创业的动力。在大学期间,李想做了许多兼职,为创业积攒了启动资金。2015年,还在读大三的李想与合伙人创立了一家聚焦乡村文化体验的公司,致力于让农民在自己家乡就有钱赚。2016年,几个年轻人一起凑齐了10万元,项目正式启动了。

只是,三个月不到,创业资金告罄,企业陷入困境。好在转机及时出现,李想成功申请到了大学生创业扶持资金5万,获得了缓冲的时间。在此期间,公司找到了更好的盈利模式,渡过了难关。

这段坎坷经历,让李想初尝创业的酸甜苦辣,但他的创业之路并没有停止。2021年,李想开始了第二次创业尝试,在武汉创办了易办通公司,为企业提供双创服务。近三年,李想的这家公司已经累计服务超过1200家中小微企业。

李想的创业体验,带着理想化的试探,小心翼翼地在这个大时代的边缘碰撞。可喜的是,武汉这座城市给与了他这样的大学生们足够的空间和支持。“武汉就是我梦开始的地方。”李想说。

除了政府的政策,不少企业为留下或者招来优质人才,也做出了尝试。东风公司副总工程师、东风公司研发总院院长兼党委书记谈民强告诉南方周末,近年来汽车行业正在从传统燃油车企向智能新能源方向转型,化学、数学、计算机等领域的人才缺口极大。

为此,东风汽车与武汉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等本地高校进行人才联合培养和技术共同开发,并从海内外引进高层次人才。

而针对中西部地区中央企业、国有企业“抢人难”的现状,马新强则在建议中写道,应进一步扩大工程硕博士培养比例,国家人才政策进一步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城市人气象征着城市活力。当人口负增长时代来临,人口集聚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正是这些汇聚的人才和劳动力,为城市的GDP增长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成为了推动城市前行的关键。

在南方周末研究员调研的最后一天,武汉下了大雪,雪花覆盖了长江大桥的钢架,铺满了汉正街的路面,连黄鹤楼的飞檐也披上了洁白的雪衣。街头,行人踏雪而行,车辆在雪地上留下深深的车辙。工厂中的机器依旧轰鸣,商店中的顾客络绎不绝,实验室中的科研工作者也依旧专注。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