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泽雄:三部电影,三种仇恨

在人性与大义之间,没有人做得比姑娘更好。但细思极恐的是,姑娘通过弹琴向德军上尉报警的情节若被战后的法国锄奸局知晓,端庄无瑕、后来还参加了抵抗活动的女主角,几乎必然遭到《黑皮书》女主角的凌辱待遇。但在今日观众看来,姑娘那一刻的行为,闪烁着最为本真的美好,不应受到任何苛责——除非那个“仇恨”已然变质。

责任编辑:刘小磊

我是不太节制的观影者,在“豆瓣”标注“看过”的电影超过1800部,实际还不止。见多未必识广,贪婪会损害审美消化功能,使你畏惧“最喜欢的电影”之类题目——“最”字一出,百感纷乱,似乎对甲乙的强调就意味着对丙丁的背叛。通常,我唯有借助主题和类别的约束,才有话说。受远方战争的影响,我想到一些涉及“仇恨”主题的影片,兹以三部为限,略作推介。

《慕尼黑》(2005

这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第二次执导犹太人题材。不同于关乎苦难与拯救的《辛德勒的名单》,本片以发生在慕尼黑奥运村里的种族杀戮为背景,聚焦民族间的恩怨和仇杀,题材纪实,情调惨烈,丧歌风的旋律时时缭绕,传递着永无宁日的悲楚气息。影片拒绝取悦式结尾,这既尊重事实,又契合道义:绝望固令人不喜,却是真正严肃的情感。在寸草不生之地强行展示一派翠绿,实质是虚无和胆怯。

导演用写实手法再现了犹太杀手五人组的作业方式,他们逐一清除对手的事迹极易被大银幕神化,影片却还原了他们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