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登月时间相近,为何俄罗斯铩羽、印度成功?

印度科研人员承认其科技不如美、欧、俄。接受现实、脚踏实地,做力所能及的事,求得切实的科技进步,在保证整体60分及格情况下,个别科目得80-90分(譬如登陆月球南极地区),“一招鲜吃遍天”保证自己有竞争力。

责任编辑:陈斌

2023年8月11日,俄罗斯“Luna 25(月球-25)”探测器由“联盟-2.1b”运载火箭,从阿穆尔州东方航天基地发射升空,16日进入月球轨道。按计划,俄航天希望于21日抢在印度之前,在月球南极的博古斯拉夫斯基陨石坑附近软着陆。8月19日14时57分(莫斯科时间) 探测器出现异常、通信中断。20日,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发布消息:探测器偏离预定轨道,撞上月球表面坠毁。

就在俄罗斯的月球探测计划功亏一篑、铩羽而归之后几天,向来被人轻视的印度航天,却取得了成功。

2023年7月14日下午,ISRO(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从安得拉邦Sriharikota航天中心,用印度自主研发的Mark-3(LVM3)运载火箭,将Chandrayaan-3(月船3号)月球探测器发射升空。

相较俄航天强硬的直航技术路线,印度航天的奔月旅程要小心谨慎得多,采取了稳扎稳打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6)


程小杰
回复

程小杰

2023-12-11

不好意思报道 丢人。

Stephen

2023-09-01

为啥很少看到媒体报道这件事?

永无止境
回复

永无止境

2023-09-02

相较俄航天强硬的直航技术路线,印度航天的奔月旅程要小心谨慎得多,采取了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技术路线,每个环节都反复检验、切实可靠之后,才进入下一程序。经过整整41天不断变轨、测试、调整、验证,最终取得成功 博主是真不懂? 什么叫稳扎稳打? 印度火箭推力不够所以不能直达地月转移轨道,所以不停的绕变轨。而我们国家和俄罗斯都是火箭直接送入地月转移轨道

张仁林
回复

张仁林

2023-09-02

这两个国家都急需要提振国民的自豪感,但相对而言,俄罗斯更迫切。而且印度的发展是向前不断的突破,时间对他更有利。俄罗斯却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衰退,如果这次赢了印度,至少未来一两年内,会给人廋死骆驼比马大的印象。要是印度输了,印度会知道后面还有机会。但俄罗斯输了,俄罗斯也知道,这只是输给印度的开始,追赶的机会几乎不存在。

130****1570
回复

130****1570

2023-09-01

印裔在欧美地位上升显注,为印度带来了不小的推动发展,反观某国却大步后退

Stephen
回复

Stephen

2023-09-01

为啥很少看到媒体报道这件事?

138****1625
回复

138****1625

2023-09-01

印度登月的钱都是扣外资企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