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返乡定居,和农村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丨回乡偶书

二十年如一日,他坚持搞的村春晚已成一张名片,作为平台也培养了年轻学子,如今主创团队已经到第二代了。

责任编辑:温翠玲

日前,九部门联合发文,鼓励引导退休的干部、教师、医生等回乡定居。

理想情况下,是一种双向奔赴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农村养育了外出的游子,游子功成身退,花甲之年反哺家乡,抚慰内心的乡愁。这也是儒家文化千百年倡导的乡贤文化。这次呼吁,抛开经济社会要素来讲,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呼应。

我的老家,是粤东一个典型农村,村里茶叶生产虽也小有规模,但由于各种原因,始终没有产业化,因此村里缺少足够的产业与就业机会。年轻人大多走向县城、市区,更远的则去到了珠三角各个城市。村里为数不多的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大多在担任村干部。

一个我很佩服的村干部,他早年间也是有一碗公家饭,后来回到老家,就再也没离开了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6)


135****2617
回复

135****2617

2023-09-02

国家的好提议!

时尚电器-周嗣玲13728116590
回复

时尚电器-周嗣玲13728116590

2023-09-02

鼓励乡贤文化,落叶归根,散发余热,也帮助和引导了其他一些退休人士回村;写的真好👍🏼👍🏼👍🏼

Apply
回复

Apply

2023-09-02

各农村如多几个这样的乡贤榜样,乡村振兴才会更好的显现,欣欣向荣拭目以待!

碧水
回复

碧水

2023-09-02

故土乡村需要乡贤文化的滋润

192****8549
回复

192****8549

2023-09-02

乡贤确实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于农村经济来说

192****8549
回复

192****8549

2023-09-02

很羡慕,我们村没有这样的乡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