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食欲VS永爱,肯定“鸡娃”的女儿与后悔“鸡娃”的妈妈

到底要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发自:北京

责任编辑:陈雅峰

“我是‘鸡娃’的受益者。”坐在我面前的影视编剧王食欲(网名)气定神闲。“不过除了初中三年,基本上我是被‘素质鸡娃’。”她补充道。

这和两年前她的表述似乎有很大扭转。2021年,王食欲在《VISTA 看天下》发表了一篇长文《北京第一代“鸡娃”,给大家讲讲内卷教育的切肤之痛》,里头分享了自己的“鸡娃成长血泪史”,引发众多读者讨论和媒体转载。她的母亲永爱也写了一篇文章作为回应,对于自己的过度“鸡娃”有所反思。图书编辑徐竞然由此好奇:教育能够怎样塑造一个人?以及,一个人究竟要怎样度过这一生?

在她的提议下,王食欲和永爱分别撰写了王食欲的成长经历和体会,汇成了《妈!这是我的人生》一书。究竟该不该“鸡娃”,怎么“鸡”,亲子关系和兴趣爱好如何培养,怎样应对外界挑战和内心追求?母女俩分别有各自的书写。

2023年夏,永爱和王食欲在新疆旅行途中 (受访者提供/图)

生于1995年的王食欲,一路经历了不同教育模式的洗礼:小学就读于北京朝阳区某重点小学,高年级起母亲就带她上各种学科辅导班;结果初中时没能如愿进入心仪的公立重点学校,而是就读于前门附近一所民办公助的外国语学校,在此度过苦学的三年;中考时,她靠优异的成绩和一堆获奖证书,已稳拿汇文等名校的入学资格,最后却因为爱好写作并曾在杂志发表小说的特长,被北京四中第一届道元班录取,体验了三年非主流的教育;在四中,她萌生了做电影编剧、导演的念头,最终在半年内,文化课总分从两百多分提升到高考628分,以专业和文化课全国第一的成绩,考上北京电影学院。在广告和影视行业工作一段时间后,王食欲继续去伦敦大学深造文史、哲学。

12岁时的小升初是王食欲人生的第一个低谷。2010年北京首次尝试电脑派位,王食欲眼见成绩不如自己的同学却因为评上区市三好学生而进了优质学校,父母信息掌握不足,即便从四年级开始上了三年各种课外补习班,却仍然与梦想的初中失之交臂。永爱形容女儿“一夜之间长大了”。

此后王食欲开始拼命“自鸡”:每天在车上吃早餐,边吃边收听新闻广播;尽可能在学校里完成当天的作业;没完成会站在放学回家的公交车和地铁上写;就连从地铁站走回家的那10分钟路程,都得听一段VOA慢速英语或TED英文演讲。她会央求妈妈给她报她认为有用的辅导班,也会尽各种可能去获得小学时没有努力追求过的三好学生资质。

结果换来了王食欲优异的成绩,却也养成了在永爱眼中“女儿如‘斗鸡’般的、令人讨厌的惯性竞争行为”。有10年时间,王食欲认为睡眠是一种懒惰和奢侈。高中时去美国做交换生,王食欲惊觉美国同龄人一起玩电动游戏和捉迷藏可以那样奔放快活,自己却好像丧失了玩耍和体会快乐的能力。

今天的王食欲著有《妻子是制片人》《富贵险中求》等几本小说,朋友沈十五形容她“做什么成什么,能量很强,载着她超出了同龄人很远的距离”;与《南方人物周刊》记者交谈时的王食欲,开朗、得体而又直言不讳,也保有对身边人和陌生人的同情心与照护。是什么造就了这样的王食欲?

“四中和北电。”母女俩回答。“四中塑造了(她的)独立思想和开放思维,北电则教会(她)做一个社会人。”

2010年,北京四中新高一年级开办“道元班”,计划只招收30名学生,实际招收18名,选拔标准是:在某一领域具有浓厚的兴趣,且有超乎寻常的学习内在动力和能力。在当时的英语老师王晓宁看来,道元出了很多特立独行的孩子,那个时间和之前的15年,也是四中教育最巅峰的阶段。

“道元班不是玩命地讲题,更多是教学生学习方法,我们要求孩子练习原版阅读、电影赏析、批判性思维。”王晓宁说,“刚开始王食欲也不干。经常拿着小本本,问平行班要英文题来做。”很快,她接受了这种新鲜大胆的训练:历史作业是研究李鸿章的《筹议海防折》,自己查找文献完成论文;语文会花小半个学期来讲《聂小倩》,以此理解古人的爱情、明清时期的美学以及神秘主义的遐思;有的作业学生觉得是重复性训练、没必要,可以不写。

14岁时,王食欲决定成为一个素食主义者,因为不愿“杀生”而不想参加动物解剖,进而提出高中三年生物课自学。学校和老师表示接受,但她需要完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赵立宇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