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全网的潮汕英歌:汉文明播迁岭南的古老战舞
潮汕英歌不仅有演练武艺、变化行军队列、对敌阵法等军事元素,也有极强的原始崇拜、祖先崇拜和道教元素在其中,英歌队伍在祠堂集结,祭祖后以鞭炮开道,舞步“踏罡”,其脸谱绘制则极尽李泽厚先生所说的那种“狞厉之美”,这些特点均体现了其“在祀与戎”的特点。
在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融合之后,英歌舞的表演目的也逐渐演变为祈福消灾和展示武力。英歌舞所需的道具、服饰精巧,流程复杂,英歌舞队伍规模的大小,彰显了村社、乡镇的富裕程度。
责任编辑:陈斌
得益于短视频时代的便捷与高速,很多在前互联网时代不为人知的地域性民俗文化,在当今的互联网平台上为全国各地的网民所了解。
近日,潮汕地区特有的民俗歌舞“潮汕英歌”在各个网络平台爆火,不仅让网民惊呼“比文明世界的毛利战舞还要刚健威猛”,其“南舞北相”的特点更是吸引了大批北方网友,认为跟中原地区的民俗舞蹈有相似之处。那么流行于岭南的“英歌舞”究竟为何如此特别,又和万里之外的中原地区有何种渊源呢?
伢鼓-秧歌-英歌
“英歌”又被称为“鹰歌”“莺歌”,是流行于广东揭阳、汕头、汕尾等地的一种民间舞蹈艺术。英歌艺术的特殊之处,在于其虽然流行于岭南地区,但其舞蹈艺术主要表现却是古典小说《水浒传》里梁山好汉集结出阵攻打大名府,营救被俘弟兄的内容。
其舞蹈的参与者主要是具有一定武术基础的青壮年男子,表演规模有对应“天罡星”的三十六人阵,亦有对应“地煞星”的七十二人阵,而完整的英歌舞则应凑齐一百零八人,各自打扮成梁山好汉的造型,多由扮演入云龙公孙胜和鼓上蚤时迁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