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粮大户的“意外”丰收季:一天不入仓,就不能算丰收
在柴象鲁看来,今年小麦没有减产,得益于老天爷的眷顾——去年在出现罕见涝灾的同时,也出现了罕见的“暖冬”。
柴树旺外号“铁人”。浇地时,在地里一待就是半个月,经常晚上通宵浇。他搭了一个窝棚用来休息。此前,他曾将一个旧橱柜拖到地里,碰上下雨就躲到橱柜里。
柴象鲁在公墓旁晒粮有好几年了。这块地盘基本由他和另一个种粮大户柴象强专用,其他种粮户都不来。
(本文首发于2022年6月16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何海宁
种了一辈子地的柴象鲁没想到,经过2021年那场罕见的涝灾之后,2022年的冬小麦不仅没有减产,反而大丰收。
与此同时,受俄乌战争等因素影响,小麦价格大涨。这两个因素,让2022年可能成为柴象鲁包地以来收益最大的一年。
不过,要想真正实现丰收,柴象鲁还需要与坏天气、粮贩子作战,并解决迫在眉捷的“晒粮难”问题。
“能长出来就不错了”
66岁的柴象鲁是山东省邹平市明集镇柴家村9个种粮大户之一,他通过土地流转承包了村里两块耕地,一块50亩,一块40亩,都用来种植玉米和小麦,两者轮作,收完玉米种小麦,收完小麦再种玉米。
农作物种植要遵循时令。2021年发生在中国北方地区的那场涝灾,在导致玉米晚收的同时,还导致冬小麦晚播。包括一些农业专家在内,当时很多人都认为由于错过最佳播种期,2022年的冬小麦注定要减产。
2022年2月23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表示,去年受秋汛影响,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5个省有1.1亿亩小麦晚播半个月左右,占小麦播种面积的1/3,这在以前从没有过。冬小麦“苗情长势复杂,夺取夏粮丰收面临空前挑战和困难”。
为了抢收玉米,尽快种上小麦,柴象鲁曾花高价买了一辆二手履带式玉米收割机(详见2021年10月22日南方周末报道《北方村庄的涝灾自救故事:一位种粮大户和他的“小铺链”》),总算勉强收完了玉米。然而当他种上最后那片小麦时,已经是立冬之后。小麦的正常播种期是寒露。也就是说,那块地的冬小麦比往年足足晚种了一个月。
播种的时候,柴象鲁觉得“能长出来就不错了”,至于产量,他根本没敢奢望。他甚至跟老伴说,好歹种上了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