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65岁“超龄农民工”的求职三天:遭拒时无人引用清退令

2022年3月,《工人日报》一篇关于“建筑业清退超龄农民工”的报道引发广泛关注。南方周末记者用3天时间,跟随一位65岁农民工找工作,从他屡屡受挫的经历中观察到一个事实:老年人确实在告别工地,但主因或许并非行政命令,而是出于一种市场选择。

发自:北京

责任编辑:谭畅

65岁的敬全志。 (南方周末记者 庞礴/图)

北京六里桥劳务市场已经不复当年盛况。

10年以前,这里是全国知名的民间劳务市场。六里桥附近有北京西站和莲花池、丽泽桥、六里桥汽车站,来自全国各地的务工者聚集在这里,多则数百。每天天不亮,招工者开着面包车来,招聘日结的保安、清洁工和建筑工,坐上车去干活,一天的生计就算有了保障。

如今在西三环中路与京港澳高速路交叉口的人行道上,只有稀稀拉拉十几个人等候。2022年3月19日的午后,65岁的敬全志坐在绿化带的台阶上,时不时地向东边看一眼,期待有招工的车辆停下。

他一头茂密的银发,长眉搭到眼角,不高,敦实,手里提一个培训学校发的无纺布袋子,袋子里放着保温杯,里头是小米粥。饭点到了,他就去附近八一制片厂的食堂里买四个馒头。

灌木丛露出绿意,但他依然穿得很厚,外面是一件皮夹克,尺码大了不少,但刚好多套几层——棉袄,坎肩,灰衬衫。为着轻便,棉袄的领子剪掉,然后平整地缝好。

前一天,《工人日报》的一篇报道在网络上引发关注,登上当天微博热搜榜。文章发现,近两三年,上海、天津、广东、江苏等多地发文,要求规范建筑施工企业用工年龄管理。“如今施工现场已经难寻60岁以上的农民工,甚至超过55岁的都极少。”

文章也解释,建筑工地是超龄农民工安全事故高发易发的区域,安全考量是“清退超龄农民工”政策出台的主因。仅2021年6月,湖北荆州、江苏泰州都有事故发生,伤亡农民工均超过60周岁。

在《工人日报》的采访中,有农民工表示理解。上海青浦工地一位58岁的农民工说,忧虑之余,他明白政策里透露出的关心,“年纪大了,反应也慢了,一旦出事,对家庭就是致命打击。”

“超龄农民工路在何方?”作者在文章标题里提问。

在北京六里桥,求职者们把书包和日用品挂在绿化带的栏杆上,坐在路边等待招工者。 (南方周末记者 庞礴/图)

“多一天都不行”

在2022年春天的六里桥,敬全志没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在过去十几年的时间里,他时不时地来到这里,找到不同的工作:装修,木工,小工,装卸,市政绿化。但这一次,他过完年从老家来到北京,十几天来,一直在找工作。

老人来自河南农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来到北京,成为国企的合同工。村子收回了外出务工者的土地,他依靠着国企的薪水养大一儿一女。

1998年摔伤腿之后,他离开国企,开始四处做零工。如今女儿结婚,儿子在一间公司做话务员——他不指望孩子养活自己和老伴,依然如候鸟一样,冬季返乡,春季进京打工。

拒绝他的人没有引用某一条明文政策,只要听到65这个岁数,对方就会露出迟疑的表情。过去的半个月里,无论工地、保洁还是保安,招工的车辆开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柔翡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71)


177****5365
回复

177****5365

2024-05-07

写得很好

QQ用户
回复

QQ用户

2022-05-04

35岁以上如果人生之前没有铺好路,或者意外出了轨道,是不是就该人道毁灭了,没人愿意给你机会。

南博万👀
回复

南博万👀

2022-04-05

写得真好!现实就是这样!

左右
回复

左右

2022-04-05

很扎心的一篇报道,想想自己。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艰难

小叫兽
回复

小叫兽

2022-04-05

白发落在人行道和排水沟上,随即被春风吹散~

孙进
回复

孙进

2022-04-04

里面的一个细节“一位刚过60岁的女工就是因此被裁的。她以前在附近的餐馆打工,做过刷碗工也做过保洁。但疫情来了,2021年底,餐馆裁员,她只能再次回到六里桥求职。 她情绪饱满,声音高亢,不放过每一个机会,即便对方背着半人高的行李袋,一看就是进城务工者,也要走上去问一句:“招人吗?知道哪里招人吗?” 她的孩子36岁,在家待业,老母亲不得不负担起养家的责任。” 子女不努力,躺平,成为了啃老族。年迈的父母就成为了超龄农民工

186****6500
回复

186****6500

2022-04-04

她的孩子36岁,在家待业,老母亲不得不负担起养家的责任。 文章中印象很深的一句话,请问她的儿子情何以堪?!

138****7179
回复

138****7179

2022-04-03

心酸的,确实是需要关注的一个群体,年纪大了,没有养老资本,又找不到工作?怎么解?经常在街边路口看到老人在等工作,希望他们能够找到工作,要不温饱很难解决。

136****1670
回复

136****1670

2022-04-03

应该让老年人活的有尊严,老有所养!

阿泉
回复

阿泉

2022-04-03

每一个底层劳动者最晚有一天都会遇到类似的情况。曾经自己最善长的技艺,很快就会变得没有用武之地。

183****1979
回复

183****1979

2022-04-03

社会最底层人士的生存现状!虽然有些残忍,但是用工年龄限制是对高龄底层劳动者的保护大于伤害。归根到底不是堵住用工的路,而是健全养老保障体系,让最底层的老年人都老有所养!

WY
回复

WY

2022-04-03

就喜欢南方周末这股子接地气的味道。不像有的东西都是高大上,不然就是哪个官员被双规,老百姓不感兴趣。

襄阳翼舟
回复

襄阳翼舟

2022-04-02

生活就是这样,一辈又一辈,勤劳持家。

嘉然今天喝可乐
回复

嘉然今天喝可乐

2022-04-02

在把蛋糕做大的同时,希望能把蛋糕分好。中国的农民是最坚韧的群体,也是对这个国家贡献最大的。

189****7418
回复

189****7418

2022-03-31

60多岁的人还要到工地上干脏苦累的活,不是要干活的人贱,而是老了却没有生活来源了,没有收入,怎么生活?有拿着几千块钱退休金的人挤着要到工地干活的吗?这就是没有社会养老保障的农民年老后的现状。

木泽直子
回复

木泽直子

2022-03-31

真让人无奈啊,中国人真是最勤快的了,尤其农民群体。我爷爷奶奶七十五了还下地干活,辛辛苦苦每个月才到手几百块钱。(家里不让干老人还是坚持要做)

158****5735
回复

158****5735

2022-03-31

别说65了,35都不好找了。

小明
回复

小明

2022-03-30

房子建完了,农民工就被清退了,这不合理。

183****6391
回复

183****6391

2022-03-27

其实我还颇有感触,我在上高三,我父亲身份证上是超过了五十五岁。本来我家条件就不好,受疫情的影响,我家是只进不出。我知道国家已经全面地保护了绝大部分人,但是像我家这种长期在外地生活的家庭,难免会被遗忘。

137****6938
回复

137****6938

2022-03-27

一方面企业用工缺人,一方面农民工六十多还要自己挣钱保生计,两头难… 还要解决年轻人就业问题… 这个局怎么破。十年前我在美国见到生产线上,停车场的保安员都有70 的老人在工作,当时我觉得很诧异,现在想想我们只是需要时间等它发生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