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活的学问”的东方思想:访东方思想研究家田口佳史
“当时西方列强扩张到东亚,横井小楠认为这既是武力的对决,也是思想的对决,是西方近代文明对儒家文明的挑战。当时持有这种想法的东方人很少吧? 所以打仗之前的问题是思想对决的问题。”
(本文首发于2022年3月3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刘小磊
记得刚来日本留学的时候,逛书店时发现有不少写东方思想的书籍,谈的大都是如何利用古代东方的智慧帮助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支撑你渡过人生难关,克服种种烦恼等等。有的还很畅销,让当年沉迷于西方哲学的我觉得很不可思议。那时中国社会的整个气氛是要加快现代化,很多人对传统思想文化没有太多好感。所以当年看到那些书也没有什么兴趣。心想,自己又不是研究国学的,真的要学,可以自己看书嘛。
后来了解了一点日本的中国研究,读了一些如今在国内也享有大名的学者写的书,发觉他们的学问好极了,研究中国的水准并不比国内差,文章也写得好。说来惭愧,在国内时虽然读过不少文言文,但真正让我下决心养成读古书习惯的,竟然是吉川幸次郎的《关于汉文》,此书堪与张中行的《文言津逮》媲美。虽然自己的专业不是中国研究,但那以后一直留心日本学者写的关于中国文化的著作,越发相信宫崎市定的一句话很有道理。宫崎曾在一篇文章里说过,日本将来可以回报中国的就是中国史研究。当然,就日本中国学的整体研究水准而言,肯定不局限于史学。
最近因缘凑泊,一位朋友送给我两本东方思想研究家田口佳史写的书,一本是写江户末期思想家横井小楠的,另一本写的则是“日本资本主义之父”涩泽荣一。前者正是我以前写过的日本近代杰出政治家胜海舟最佩服的两位同时代人之一,后者是2021年热播的NHK大河剧《直冲蓝天》的主人公。因为这位朋友对作者推崇备至,我就读了起来。读完觉得虽然不是学院派的写法,但是写得很有特色,见识也令人佩服,能够以今天的视角来谈东方思想,并没有那种必须以东方文明压倒西方文明的偏颇,而是能够保持一种思想的平衡,强调东西方智慧的融合。这个民间东方思想的领域对我来说有点陌生,一直听说它对企业乃至政界都很有影响力,所以很有兴趣了解一下。于是就设法跟作者取得了联系,提出来想做一次访谈。没想到百忙中的田口先生欣然答应,便约定时间,做了两个小时的网上采访。这次采访可以说也是一次非常愉快的网上聊天,尤其是惊讶地发现有好几位彼此都喜欢的大学者和杰出人物。
纪录片导演的事故
我之前看过田口先生的简单介绍,知道他早年做过纪录片导演。于是话题就从这里开始。
田口先生说那是25岁的时候,有一次去泰国拍纪录片。一天早上,看到水田里有两头强壮的水牛在帮着打谷,一望无际的田园风光令人心旷神怡,于是这位年轻导演就中途下车来拍景色。这时水牛突然像发了疯似的冲了过来,用牛角顶起毫无防备的田口,结果使他身受重伤,连内脏也露了出来。起先去的曼谷医院还不敢抢救,怕出意外。后来经过争取,总算保住了性命。在疗养时朋友送来一些书,像《论语》和《老子》什么的,让他解闷。如今已是八十高龄的田口回忆说,当时读《论语》没有什么感觉,但是《老子》却很入迷,尤其是老子的死生观让他深有体会,明白了什么是生死,增添了活下去的勇气,从此爱上了《老子》这本书。他强调自己不是从学问的角度进入东方思想的世界的,而是在病床上、作为维持自己生命的精神营养而读的,所以理解得更加真切而深刻。这就是田口先生对东方思想产生浓厚兴趣的起点。他说,如今回想起来,依旧觉得从《老子》进入东方思想的世界是绝佳的契机。
回国后,他阅读的范围更加扩大,不仅重读了《老子》,而且读起了《庄子》。读完道家想读儒家,便开始阅读儒家经典,比如四书五经,也学习了佛教。因为二十岁左右练过坐禅,就重新开始练坐禅。田口先生说这些古代东方的思想传到日本后都有很多世纪了,一直很好地保留在日本,积淀深厚,形成了与西方思想不同的一个独特传统。除了这些,当然还有日本自己的神道传统,都在田口先生的研读范围内。
而立之年,田口先生自己办公司,做过管理破产公司的管财人――就是受托人,看到了很多经营失败的案例。后来就想,让自己获益匪浅的东方思想能否给他们精神上的鼓励和帮助?他说:“我开始这个工作时就想,自己的人生从东方思想获得了很大好处,不能独享,我也想让更多的人知道,让更多人受益。后来觉得尤其应该让经营公司的领导们了解,因为他们能影响更多的人。现代社会是经济社会,所以应该帮助企业经营者了解东方思想。”
于是就开始给公司的管理层开关于东方思想的讲座,至今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田口先生说这些传统的思想资源让那些听讲者很受益,尤其是帮助那些经营失败者重新振作起来,在精神方面变得更加坚强。与此同时,还写了很多介绍东方思想的著作,翻译了如《老子》《孙子》和《论语》的“超译本”――这是日本近来流行的一个词,意思是比意译更为洗练好读的译文。田口先生说,从年轻时到现在,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李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