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抑郁、人数下降……儿童友好城市,能否治愈城市儿童?
建设儿童友好城市是一个庞大的项目,关涉托育、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人身安全、福利保障、交通出行、城市空间、社会环境等诸多领域,有助于应对高密度城市导致的儿童成长问题。
深圳官员到国际上认可的儿童友好城市——德国雷根斯堡市——取经,该市人口不到20万,而深圳18岁以下儿童数量近200万。当得知这一差异时,对方也好奇如此体量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该如何进行。
一座城市的主政者面临很多抉择及挑战,理念认知排在第一位。如果认为“儿童友好城市”的受益者仅限于儿童,那么动力可能不足。事实上,对儿童友好的城市对所有人都友好。
(本文首发于2021年11月4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谭畅
2021年暑期,8岁的小思有了最喜欢的“游乐场”,就在自己家楼下,面积不大,取名叫“欢声笑语的院子”。
小思住在北京的一处胡同回迁房,半环形的高楼中间有一处荒地,杂草丛生。经过大半年的改造,荒地变成了小游乐场。
小游乐场设施简单。轻型钢架出一处平台,楼下能放自行车,楼上空空荡荡,方便孩子们自由玩耍。平台的两头分别设计了楼梯和回环曲折的跑道,孩子们上上下下追逐打闹。最突出的造型便是一个环形的滑梯,许多孩子排着队往里钻。
但细节上却能看出设计者的用心。跑道是软塑胶,防摔;有两层扶手,适合不同身高的孩子;旁边有各种各样的椅子,家长能坐着看孩子。
这看上去是城市里一件极小的事情。但背后是理念变动的开始——从孩子的需求出发,充分尊重他们的创造力,让他们自由地奔跑嬉戏。
未来,类似这样的“儿童友好空间”将在城市里越来越多。2021年9月,国家发改委联合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民政部等22部门发布《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100个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推动儿童友好理念深入人心;到2035年,预计全国百万以上人口城市开展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超过50%,100个左右城市被命名为国家儿童友好城市。
《指导意见》将“儿童友好”定义为社会政策、公共服务、权利保障、成长空间、发展环境五个维度的友好。在其设想中,建设儿童友好城市是一个庞大的项目,关涉托育、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人身安全、福利保障、交通出行、城市空间、社会环境等诸多领域。
《指导意见》包含24条重点举措,有受访专家认为,其中一些具体措施“含金量高”。比如支持发展普惠托育服务,鼓励支持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社区等提供普惠托育和婴幼儿照护服务;探索实施父母育儿假制度,加强家庭科学育儿指导服务等。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沈瑶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建设儿童友好城市有助于应对高密度城市导致的儿童成长问题,如肥胖、近视、抑郁等等,也与社会生育率下降、城市高质量发展等背景息息相关。
应对城市化压力
在全国大面积铺开儿童友好城市试点前,不少城市已经主动“抢跑”。
最早喊话的是湖南省长沙市,于2015年5月将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纳入《长沙2050城市远景发展战略计划》等,但未能引起更大回响。2017年,长沙再度制定了《长沙市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进入2021年,早已积极推动儿童友好社区工作的成都明确提出,2025年实现儿童友好社区全覆盖,建成“儿童友好型城市”。此外,广州制定了规划导则,上海公布首批上海市儿童友好社区示范点,武汉启动编制儿童友好型城市规划。
“城市有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