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碳中和 | 中国金茂田九坡:低碳转型关键在科技创新
推动行业实现碳达峰、迈向碳中和,关键在于科技创新。地产行业现有的技术、材料以及运营模式并不能完全支持“双碳”目标的顺利达成。面对低碳发展要求,地产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与其他行业相比,建筑行业的碳排放量占比较高,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部门。然而,一方面,我国当前仍处在城镇化建设推进期,建筑总量在增加。另一方面,建筑行业的产业链条长,减排路径复杂。这些发展现状使得行业减排压力巨大。
中国金茂副总裁田九坡认为,面对行业减排挑战,地产企业唯有坚持科学至上,通过科技创新才能实现突破。“绿色低碳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目标依然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我们不能把低碳发展和高品质生活对立起来,不能通过限制人类活动、限制能源消费来实现低碳。因此,技术创新就非常关键。”在他看来,当前地产企业对新技术、新材料的开发应用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中国金茂在过去的运营实践中提出了绿色发展战略,将打造“绿金品质”作为目标。随着运营模式的转变,中国金茂升级绿色战略,提出生态城市、生命建筑、零碳运营三大方向,与政府提出的“双碳”目标高度契合。田九坡表示,面对新形势,中国金茂在继续坚持绿色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将不断强化技术创新,深化各项举措力度,坚定履行央企社会责任,助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运营“零碳城市”
南方周末:2017年中国金茂就提出了“臻绿”战略,截至目前臻绿战略的实施情况如何?
田九坡:其实我们从2011年开始就将绿色战略为公司的主要战略之一,提出打造“绿金品质”。2017年在“城市运营”的新模式下,中国金茂从城市开发初期到后期的运营阶段,总结出生态城市、生命建筑、零碳运营三大方向的臻绿战略布局。截至2021年6月,累计获得绿色类认证或标识235个,连续多年位居地产企业绿色影响力排行榜头部排名。
在实践绿色战略的过程中,金茂涌现了很多业内领先的案例。2000年上海金茂大厦成为中国首个实施合同能源管理的项目,2019年成为首个LEED+BREEAM运营双最高等级认证的超高层建筑。2013年中国金茂开发持有的凯晨世贸中心获得LEED运营铂金级认证,长沙梅溪湖国际新城获得首批“全国绿色生态示范城区”的殊荣。(LEED是指一套由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开发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BREEAM是指一套由英国建筑研究院开发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在碳中和领域,中国金茂是国内率先开展相关实践的地产企业。2011年广渠金茂府成为中国首个自愿减排标准“熊猫标准”的首笔交易。2013年凯晨世贸中心项目成功出售1000吨北京碳排放配额,成为国内建筑业碳交易第一单。2017年长沙梅溪湖国际新城成为中国首个城市运营碳中和项目。2018年助力南京成为中国首个全民参与碳中和的城市。今年,中国金茂将在青岛打造首个全民碳普惠平台,激励全民低碳生活实践。
因为在碳中和方面取得的成绩,中国金茂早在2011年就赴南非德班参加第17届世界气候大会,成为首个在世界气候大会发言的中国房地产企业。2017年、2018年中国金茂作为在碳交易市场中唯一受邀分享的企业,连续两次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碳市场边会,分享碳减排经验。
南方周末:中国金茂是如何布局“零碳城市”运营的?
田九坡:“零碳城市”运营涉及很多方面的要素,既需要资金投入,更需要技术创新。总体来说,我们的“零碳运营”需要通过技术化、标准化、市场化来实现。
技术化是指通过在生态城市、生命建筑的建设中纳入相关技术手段,最大限度降低碳排放。标准化是指通过物业管理水平优化,提升低碳管理水平。市场化是指通过碳中和及碳交易,支持全国范围的可再生能源建设,支持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同时,通过零碳生活方式的积极倡导,引导工商业机构与民众参与到节能减排中来。
零碳运营需要大规模应用绿色可再生能源,从用能侧减少碳排放。中国金茂在开发的项目中大规模使用地源热泵以及水源热泵。现在正在持续开展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高性能空气源热泵的研究与应用。(BIPV,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一种将太阳能发电产品集成到建筑上的技术。)
金茂从2018年开始研究BIPV技术,2019年组建了国内首个BIPV院士工作站,2020年搭建了光伏建材实验室并投入运营,目前已有多个系列的产品及专利。在高性能空气源热泵方面,中国金茂自主研制双级涡旋空气源热泵和热源塔热泵,提升了机组的COP值,拓宽了空气能源的温度适用范围。(COP,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COP值指能量与热量之间的转换比率。)
以城市运营为载体,中国金茂大力开展区域能源业务,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进一步促成“零碳”城市运营的达成。目前已投资、建设、运营能源站项目64个,预计总供能面积约4000万平方米,每年碳减排量约38万吨,相当于植树约2100万棵。
另外,中国金茂还开展了新能源换电业务,从城市交通领域进一步降碳。中国金茂的新能源换电业务采用机器人换电,换电时间三到五分钟,可以同时给两辆车换电。目前正在围绕城市重卡,持续开展研发与市场拓展。
纵向深化横向拓展
南方周末: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的提出,中国金茂是否作出了针对性的政策研究和行动安排?
田九坡:“双碳”目标是政府基于全球面临的气候挑战,着眼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提出的。中国金茂作为央企,天然有责任和义务全面支持双碳目标的达成。一直以来,我们出于自我发展要求和央企的责任在持续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如前面所说,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在新形势下,中国金茂要做的是继续坚持绿色战略方向,在具体举措上要升级、细化、更加有力。2021年年初,我们就开展了相关政策研究,对碳达峰碳中和背景、行业碳排放现状、政策趋势、碳中和路径进行了分析,回顾了既有绿色低碳成就,并从纵向深化、横向拓展两方面部署了重点举措。
在纵向深化方面,对现有的绿色运营能力进行创新和升级,深度参与城市碳中和规划、低碳产业导入进程,在保证居住品质的前提下,减少建筑物的能量摄入,优化建筑设计、推广绿色建材,降低单位能耗产生的碳排放,优化各能源系统节能提效,引导促进客户低碳行为,打造行业领先的低碳运营能力。
在横向拓展方面,从建筑领域、交通领域及能源领域入手,以节能保温材料、新型能源应用、充换电业务等方向为首批方向,加强新业务的进一步筛选、调研及尝试。目前已深度开展STP真空保温板、新型聚氨酯门窗的合作拓展。(STP,即Super Thin Panel,STP真空保温板是一种无机不燃、与建筑物同寿命的新型建筑节能材料。)
作为国内领先的城市运营商,中国金茂近年来打造了众多以“智慧科技城”为IP的城市运营项目,在碳中和背景下,将致力于深度参与城市碳中和规划、重塑业务竞争力,营造碳中和城市运营IP。
南方周末:地产企业开展碳中和面临哪些突出挑战?
田九坡:一是与其他行业相比,建筑行业总体面临的减排压力大。建筑行业碳排放量占比高,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部门。目前我国仍处于城镇化推进时期,建筑总量还是在不断增加,因此建筑能耗也在持续增加,碳达峰碳中和形势下的减排压力非常大。
二是整个行业的减排路径比较复杂。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包括建材生产与运输、建筑建造过程、建筑运营以及后期拆除,推动行业迈向碳中和,需要协同上下游各产业链条,难度比较大。
三是支持行业迈向碳中和的相关政策还不明确。由于地产业属于资源和能源依赖型行业,相对于能源及交通行业减排政策的细致和深入,目前地产行业的政策还处于早期。但是可以预期,随着碳中和目标深入推进,行业各环节细化的政策将逐步加码,倒逼行业转型,以技术创新为导向的升级发展将成为地产企业发展的必然方向,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持续创新
南方周末:中国金茂从哪一年开始发布绿色年鉴?环境信息披露对金茂开展绿色运营有哪些作用?
田九坡:2017年,我们将绿色战略升级为臻绿战略后,就开始编辑绿色年鉴。每年的绿色年鉴编辑完成后,在第二年年初的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中发布。中国金茂的绿色年鉴记录了每年绿色类认证与标识获取情况、地产行业绿色影响分析、绿色战略三大方向推进情况总结、绿色健康与智慧科技类的创新成果以及各类绿色组织与会议的参与情况等内容。
在我们内部有一个“绿色看板”,就是实时统计展示绿色项目的开发运营认证等情况。通过绿色看板和绿色年鉴,一方面是对企业内部的绿色运营成绩及时进行总结,激励一线项目人员;另一方面在客观上也能够起到展示企业绿色形象的作用,促进行业之间的交流,促进行业绿色运营的不断发展。
南方周末:在绿色发展方面,中国金茂有哪些探索和经验可供借鉴?
田九坡:最重要的经验就是坚持创新。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目的是要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而不能为了绿色低碳限制人们的活动、降低人们的生活标准。那样的话,就违背了绿色发展的初衷。因此,创新就尤为重要。
2007年中国金茂上市时,核心业务是商业地产。后来随着时代变迁和市场需求,金茂进入了住宅地产领域。2009年推出了第一座广渠金茂府,通过合作,引入多项新技术新材料,创造出被称为“会呼吸的房子”的科技住宅。2018年起,我们提出府系2.0概念,从科技住宅升级到智慧住宅,在满足舒适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住宅项目的绿色健康与智慧科技,比如不同空间的能效分配、不同时间的温度调节等,使住宅更加智慧、能源管理更加精细。在“双碳”背景下,我们的府系产品还要继续升级,通过高效外保温材料、绿色建材以及太阳能光伏、空气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实现从智慧住宅到“零碳”住宅的飞跃。
另外,随着购房客户逐渐年轻化,带来了新的理念、新的消费需求与消费趋势。因此,面向未来,中国金茂正在综合智慧设计、清洁能源、新型材料等方面,探索具备前瞻性、引领性的智慧可变住宅理念。比如结合年轻一代做饭少等需求转变,中国金茂还在开展“全电厨房”的创新探索。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提出了更加明确的时间要求。企业作为减排主体,在新的背景下,对自身的绿色发展战略需要检视,绿色发展的举措也需要更加有力。我们始终认为“绿色”是发展观,也是一整套科技系统,只有通过持续的创新投入,才能有效推动行业迈向碳中和。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