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知识应用于实践,理论扎根在乡野
本文入选2021年南方周末教师征文挑战赛优质作品,作者系揭阳第一中学语文教师。
在大刀阔斧的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针对当前信息化时代碎片阅读、高中生阅读现状等问题而催生的高中课程设计中,提到了一个实操难度较大的“整本书阅读”。之所以说操作困难,是因为我接触到的高中生大部分阅读量较少,对课外书阅读兴味索然。让他们静下心来完完整整阅读一本书,如若没有从外部施加动力(不如说是压力,例如考试、学业评价等),是很难实现的教学任务。
然而,这并不是放弃的理由。我们揭阳一中几位因读书沙龙结缘的语文老师,还是在这个新领域作出了一点尝试。
2021年3月中下旬,揭阳一中的履缘文学社迎来第十七期读书沙龙,此期的篇目是社会学大师费孝通先生的知名论著《乡土中国》,这本书也是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整本书阅读”系列单元里规定的第一本。在前期确定阅读书目的讨论会上,考虑到新一届的学生接触的是新教材,又寻思要在开展模式、题材体裁上革旧求新,我们几位老师拍板此书目,决定以任务驱动的方式,组织引导学生学习书中的调查方法,迈开步子去感受身边的乡土气息。
原先我对教材将《乡土中国》纳入课程体系并作为首位阅读对象的做法是颇为不解的(当然至今也仍旧没有全盘接受),原因在于这是一本社会学著作,文学性不浓,其次对于刚踏入高中的学生来说,如若没有一定的语言积累和生活阅历,其阅读难度是非常巨大的。几位教高一的老师都反映,学生对本书的观感基本都是高深难懂、枯燥乏味甚至产生畏难情绪。这对于文学素养一般的学生来说,是否太过苛刻了呢?
教师教学用书中设置的单元目标里提到,“分析各篇章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作者的逻辑思路,把握本书的知识体系”,我个人在阅读了两遍后试着对每一篇章的内容进行梳理,并做了整一本书的思维导图。说实话,这个过程让我感觉非常吃力。我本身没有任何知识储备,在阅读这本非规范学术著作的“杂话”时,单单在理解概念、捋顺思路上就花费了许多精力。对学生而言,每天要应付九个科目的学习任务已经筋疲力尽,特别是耗在理科习题上的时间占了一大半,真的能同我一样耐心潜读吗?大学生对学术研究尚一知半解,将此训练前置到高中阶段,是否操之过急了呢?
当然,学术著作的“整本书阅读”本质上跟大学的学术研究是存在差异的。但我认为,学术是严肃而严谨的,没有一定的沉淀和兴致,劈头盖脸就一块厚砖砸过来,未免令人仓惶失措。
学生如此,老师亦然。
尽管这般,讨论会上我们仍各抒己见,碰撞出许多火花,最终敲定用以点带面的方式研读文本。基于本书的社会学性质,我们想立足本土文化,依据潮汕的风土人情特色对研读内容作了一番挑选,精选了五个篇章即《差序格局》《家族》《男女有别》《长老统治》《血缘和地缘》,我们对每一篇都设计了研究导向。这里择一作例:
在《乡土中国•差序格局》一章中,费孝通认为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形态是“差序格局”,并用到了一个恰切生动的比喻,“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这个圈子“以‘己’为中心”“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薄厚而定”,“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个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因此这种社会关系具有伸缩性和相对性。
你是如何理解上述观点的?在你直接生活或间接接触到的乡土社会中,还存在书中所说的“差序格局”吗?具体是如何表现的?这种处世的“圆滑”和由此而形成的模糊的公私界限,与乡下人的淳朴性格是否矛盾?另外,费孝通认为“中国传统社会里一个人为了自己可以牺牲家,为了家可以牺牲党,为了党可以牺牲国,为了国可以牺牲天下”,对此你是否赞同?请试着调动生活经验,或留心注意相关的社会现象,将自己观察研究后所得的想法进行归纳整理。
走访调查时请注意保持礼貌,保证人身安全,养成保存照片、手稿、录音等一手资料的好习惯。
沙龙小组成员随机抽取一篇,选到同一篇的两个小组各自为营,小组展示时两两比对。十一个小组中,有一组被安排参观揭阳非物质文化遗产“漆艺”传承人杨细容老师的作品,当然,我们有要求学生在通读文本后再针对选定篇目做调查研究,避免以偏概全,背离“整本书阅读”的初衷。
学生在接到这项任务时都存在大大小小的困惑,不知从何下手,我们现场进行一番指导后,鼓励他们实践出真知,就算一知半解,只要迈开腿、动起手去做实地调查,研究内容也定会慢慢清晰起来。
一个寒假后,小组成员们都形成了文字、图片、影音等丰富的资料,在沙龙举办当天都进行了细致的展示。其中基于《家族》篇章做调查研究的两个小组的表现可圈可点——第一小组是联系《红楼梦》大观园内的亲戚关系,并调研市区的破门楼郑,查找郑氏家族的文献资料;第十小组是调研市区的青狮文化旅游景区,探访了传承青狮文化的孙氏家族。两个小组采用的研究方法不尽相同且具典型性——第一组侧重文献调查法,第十一组侧重田野调查法,两个组分别把做社会调查最常用到的两种方法运用得游刃有余,这是出乎我们意料的。
经过此次沙龙,原先那种自大的想法(替学生以为做不到真正的“整本书阅读”)已经烟消云散,更多的是开始思考怎么在大框架下依据学情制定适合揭阳一中的“整本书阅读”模式。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因为在这块全新的教学领域上我们都像无头苍蝇一般,所以我们高一语文备课组只能参考重庆出版社的《<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指导》开展活动。指导书中提到“四步阅读法”(略读、精读、研读和重读),如果按部就班,其实只是纸上谈兵——时间有限,加上学生缺乏自主性,所以只复印了部分资料让他们熟悉相关概念和观点而已——这也意味着课堂上的“整本书阅读”名不副实。但在备课沙龙的“《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指导讲座”时,我突然意识到,针对这本书的学习,我们师生完全可以把重心只放在一个环节上,不必求全责备,不必强行达成所有单元目标,“纳须弥于芥子”更符合一中的学情。
即用“研读”的方法之一——“结合生活实际,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开展深入的专题研究”——这种阅读方法是能帮助一中生取得良好效果的。首先,虽然这本书是社会学专业入门必读,但要让高一学生真正掌握其中的社会学知识,未免强人所难;其次,教授学术论著的高中课堂很难激起水花。跳脱枯燥的讲授形式,把学习地点转移到室外,放开时空的限制,让学生行走天地之间感受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性质,更能调动积极性,也更能深化学生的阅读体验。误打误撞走出来的路子竟然行得通,这是我没有想到的。
按照这种“研读”模式,能达到两个教学目标:运用书中的研究方法和增进对中国乡土社会的理解。但我以为,上面两点并非是最终要达到的,也并非要求所有参与的学生都要做到的。《乡土中国》之于我最大的影响,是激发我主动去观察周遭的乡村,将书本中的理论对应实际生活进行论证和延伸。许多小组成员在上交的读后感中也谈到,这本书促使他们关心身边的社会现象,思考生活中的人情世故。或许这才是将《乡土中国》放在“整本书阅读”系列单元第一本的意义所在——让我们留意中国人血液中流淌的乡土基因、民族文化中的乡土根脉,也告诉我们,日常学习也好,做学问也罢,要深刻认识到“知识应用于实践,理论扎根在乡野”的道理,从书中来到书中去,我们应该培养应试教育下匮乏的实干精神。
《汉书·元帝纪》载:“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宗祠文化兴盛的潮汕生活正好印证了这句话。与土地、血缘问题密切相关的《乡土中国》,对在潮汕长大的一中生来说是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的。
门外汉如我读《乡土中国》时,更多怀着闲逛的心态在社会学大厦的门口转悠,领教一番后便扬长而去,可这份骄矜在拥有几千年农耕传统的国度里是不堪一击的。正如费孝通先生在书中谈到的一样,“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黏着在土地上的”,“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我发现自家周边的农村人都喜欢在屋前门后开辟一块地来种菜,他们弯下腰蹲在那里挖土栽植的模样是那么亲和而谦卑。我们离不开土地,即使身居城镇,身上依然带有泥土的气息,浸淫泥土的文化。俯首躬身谛听土地的声音,才是每一位知识分子该有的姿态。
这次尝试有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拟定的蓝图也只能说是实现了一半(诸如只在阅读水平较高的学生中开展活动,与课堂教学并未做到衔接;小组展示时间紧张,调配不当,越到后面越显疲态;偏重实践成果,与文本脱离,“整本书”被悬搁等等),在缺乏专业指导和培训的情况下,凭着一腔热血“蛮干”也难免劳神苦形。在优秀的同行和富有灵气的学生面前,深感自己孤陋寡闻、胸无点墨。古有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可能此言过矣,但的确是在跌跌撞撞的辛苦准备中大有获益。故记下几笔,聊以自勉。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教师征文挑战赛投稿邮箱为 nfzmread@126.com,欢迎进一步了解比赛规则:http://www.infzm.com/contents/206897)
--------
2021年4月,南方周末报社正式启动“阅读新火种”公益行动,将向全国2万名中学语文教师赠阅为期一年的《南方周末》纸质报纸,以及举办进中学校园、开展公益教师训练营等线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