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经营60年的身家,这个宁德人用10年就挣到了
“台风走了后,猪的下场如何?”
福布斯富豪榜上,因为排名一度超越李嘉诚,宁德时代创始人曾毓群冲上热搜。
从起步到市值9000亿元,宁德时代只用了不到10年时间。不只曾毓群坐拥千亿身家,因为宁德时代,共有9位高管和早期投资者的财富,达到10亿美元以上,登上福布斯全球富豪榜。
在高技术门槛的新能源电池领域,宁德时代一路赶超日韩松下、LG化学等老牌企业,已稳坐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第一宝座,外界评价其是“黑马”。
曾毓群并不认可这种说法,公开说:“我们不是黑马,是厚积薄发。”
20年前,曾毓群参与创办锂离子电池企业ATL,为宁德时代的诞生埋下伏笔,其后两次关键抉择,在福建的宁德,他缔造了属于他的电池时代。
两次选择
1968年出生的曾毓群,早年学习的是船舶工程专业,后来南下广东,就职于东莞一家电子工厂,1999年,他辞去企业高管职位,同上司等人一起联合创办新能源科技(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简称ATL)。
彼时,索尼、松下等厂商,在硬壳、圆柱形电池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后来者ATL选择差异化路线,下注移动电子通信设备将成为市场主流,果断主攻聚合物锂电池,由于其尺寸灵活多变,更能适应移动设备的电池需求。
曾毓群和同事来到美国,购买贝尔实验室的聚合物锂电池的专利授权。获得该授权的企业有数十家,所有购买者面临同一个困境:贝尔实验室配方制造的电池,在反复充放电后,电池会鼓气变形。
ATL的厉害之处在于,经过数次实验,团队去除了配方中低沸点的化学物质,造出了不鼓气的电池。在贝尔授权的企业中,ATL是唯一成功将该项技术产业化的公司,一举成名。
2000年后,MP3、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普及,曾毓群第一次踏上时代风口,到2002年,ATL内置锂电池首次应用便携式DVD,逐渐应用于MP3、笔记本电脑、手机等品类,ATL也陆续进入三星、苹果、华为、OPPO等知名厂商的供应链。
曾毓群个人也非常努力,他在2002年至2006年期间,在职就读了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专业并获博士学位,然而,他并未过多分享到第一次创业的红利。
创办初期为融资,团队出让大量股权,ATL在2005年为日企TDK株式会社收购,中国团队成为经营者,曾毓群出任TDK高级副总裁等职。
2008年,曾毓群力主ATL成立动力电池团队,主攻环保电动汽车电池。应和的另一位高管是黄世霖,他带领团队成功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主动均衡功能的动力电池管理系统(BMS),可用于公司的电动车及储能项目。
2011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方兴未艾,受限于政策,100%外资的ATL无法进入动力电池行业,于是,两人带领团队,独立创办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Ltd,CATL),确立动力电池、储能电池为两大业务方向。无独有偶,曾毓群与黄世霖同为宁德人。
CATL注册资本2亿元,ATL持有15%股权,后于2015年完全退出。ATL至今仍是一家领先的锂离子电池生产者,累计出货50亿颗电芯。
电池登顶
宝马汽车是宁德时代的贵人。
2012年,宁德时代成立不久,宝马公司看重创始团队履历,选择与其合作。
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商业化的第一大项目,服务于华晨宝马规划中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及旗下的高压电池项目。宝马向宁德时代提供800多页纸的动力电池生产标准,为帮助宁德时代制造符合要求的电池,华晨宝马高级别的工程师常驻宁德,待了两年多。
有宝马电池供应商的背书,宁德打响业内的知名度,也刚好踏入一个快速成长的行业。
2014年中国新能源进入爆发式增长,共生产7.8万辆,销售7.5万辆。
本来,日韩动力电池企业摩拳擦掌,准备大举进入。2015年,国家工信部助攻了曾毓群一把,日韩企业被拦在“白名单”外,采用它们的电池无法享受补贴。这为宁德时代的迅速上量提供了时间窗口,营业收入由2014年的8.67亿元,一举跃升到次年的57.03亿元。
动力电池的百家竞逐,很快演变为宁德时代与比亚迪两大头部企业的对决。
在国内市场,由于原材料资源丰富、应用成本低等特点,磷酸铁锂电池一度是纯电动乘用车的主流选择,只是,能量密度低,续航能力不足,且低温衰退严重。
其中,比亚迪主推磷酸铁锂电池,宁德时代选择押注三元锂电池,2014年,即与宝马开展三元锂电池的合作,公司内部项目代码为“G38”,数月攻关取得了创新成果。
相比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大、充电快等优势,可支持长续航,抗低温,然而,受到撞击和高温时起火点较低,要有非常强的安全保护措施。
2016年,政府恢复三元锂电池客车申请新能源推荐目录的资格,该类电池销量迅速攀升,次年,三元锂电池占比高达45%。2017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出货量高达11.84GWh,同比增长50%,一举超越比亚迪,电池装机量位列世界第一,其收入规模则达到200亿元。
相对比亚迪,宁德时代也没有向下游延展,并且广泛采用“电池商+车企”的合资模式,由其出电芯技术,汽车企业主导装配,这避免了与整车厂的利益冲突。比如,宇通客车一度连续3年位居宁德时代客户榜首,它就是比亚迪客车竞争对手。
根据SNEResearch统计,宁德时代2017-2020年动力电池使用量连续四年排名全球第一。其拥有的客户基础也最广泛,2020年工信部公布的新能源车型有效目录共6800余款车型,其中由其配套动力电池的有3400余款车型,占比约50%。
2020年,曾毓群的客户名单上,添加上了特斯拉。
储能新风口
如今,宁德时代在规模上已全面领先。
曾毓群已规划8个主要独资生产基地,编辑福建、四川、广东、青海甚至德国,合计规划产能超500GWh。考虑目前合资产能,宁德时代产能规划600GWh至650GWh,在全球电池企业中规划产能遥遥领先。
巨额投资所押注的,是动力电池市场会高速增长。有机构预测,2025年全球装机量可达850GWh、对应市场空间可达6000亿元。
一路高歌猛进,也有烦恼,财报显示,公司毛利率不断下滑,2016至2020年,综合毛利率由43.70%一路下降到27.76%。
2020年,其动力电池系统产品平均售价是0.89元/wh,同比下滑7.5%,平均成本是0.65元/wh,同比下滑5.0%,该业务毛利率是26.56%,较上年28.45%有所下滑。行业产能快速提升以及残酷的竞争,均加大了售价下降的压力。
如今,日韩企业已无“白名单”限制,正快速抢占市场。据统计,松下、SK、LG化学、三星SDI四家日韩企业,在华投资动力电池产业总额已超过500亿元。
比亚迪也改变了经营策略,2017年允许动力电池对外销售,2019年分拆动力电池业务。2020年3月,比亚迪对外发布新一代磷酸铁锂电池“刀片电池”。据悉,刀片电池单位体积能量密度比传统铁锂电池提升50%,兼具循环寿命、续航里程的优势。
此外,特斯拉等车企也在独立建立电池生产线,大型整车企业并不甘心将核心动力模块拱手让与他人。
动力电池承压的同时,宁德时代也没有一条道走到黑,也在孵化储能电池业务。
2020年,实现储能系统销售收入为19.43亿元,同比增长218.56%。去年3月,又与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成立合资公司,合力推进储能业务发展。
储能也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市场,可有效克服风能或太阳能发电输出不规则的特点,提高风力及光伏发电系统能源利用率,实现用电领域峰谷电之间的平衡。在碳中和的大势下,其市场前景尤为看好。
据国信证券测算,2030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光储结合可实现平价上网,储能市场空间可达1.2万亿元以上。
曾毓群可谓传奇,赶上了新能源汽车的好时光,不到10年,缔造了一家年营收500亿元的电池巨头,一度以345亿美元赶超李嘉诚经商60年的身家(截至5月6日,李在富豪榜再次反超)。
创业困难之际,曾毓群写了一封内部信,发出过这样的问题:台风走了后,猪的下场如何?
现在看,新能源的风,短期内都不会停。
网络编辑:奎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