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佩斯:“我们还是在摸着时代的脉搏走”

(本文首发于2021年4月8日《南方周末》)

发自:北京

责任编辑:邢人俨

在自导自演的话剧《戏台》中,陈佩斯饰演京剧班班主侯喜亭。 (受访者供图/图)

陈佩斯的“会客厅”位于北京城东北角,远离市区,沿着温榆河开,穿过一排防护林和绿化带,就到了“大道戏剧谷”。两层楼的红色异形建筑全部用回收的旧砖建造而成,楼下是排练厅,楼上就是陈佩斯创办的大道文化公司的办公地。只要不外出演出,67岁的陈佩斯几乎天天都在这里,办公、排练话剧、会客,自成一派天地。戏剧谷旁边的小山坡上还造了一座小亭子,陈佩斯给它起名“驻心亭”,清晨的一段时光,驻心亭专属于他。

这种有意与“主流”保持距离的生活,自1998年告别春晚舞台后,陈佩斯持续了23年。当被南方周末记者问及为何如此时,陈佩斯吐了吐舌头,笑道:“运作”,他转而解释这句玩笑话,“哪有那么多精力,精力不够,你就得按照精力不够去运作自己”。

自我“运作”的这些年,陈佩斯拍过电影,他和父亲陈强开创的父子喜剧电影,曾经是大银幕经典;他也办过民营电影公司,但那时的电影市场伤过他的心,一方面,需要向国有制片厂买厂标,拍电影重重限制;另一方面,电影院线瞒报、偷票房现象严重——“我们控制不了,我们受欺负”,心灰意冷之下,他远离了电影圈。

陈佩斯转而将更多精力投入话剧舞台,那是他认为“更漂亮的地儿”,他带着儿子陈大愚做话剧,创作出《托儿》《阳台》等叫好又叫座的话剧,在全国各地巡演,走出国门巡演,“站着把钱挣了”;没有话剧演出的时候,他就闭门研究喜剧,探索喜剧理论、喜剧创作的不同方法和梳理喜剧的历史脉络。

2021年2月6日,在央视综艺舞台“消失”23年后,陈佩斯回来了。他在央视喜剧传承类综艺《金牌喜剧班》中亮相,与郭德纲、英达一起担任首席金牌导师。《金牌喜剧班》类似一个模拟的喜剧训练营,导师们需要从50组喜剧人才中选拔出自己心仪的学员进入各自的班级,对他们进行喜剧培训,经过班内小考、班级大考后,最终在两个月的集训后,迎来毕业大戏。

与深谙综艺之道的导师郭德纲不同,坐在一旁的陈佩斯似乎与这个新世界刻意保持着一段距离。一代中国观众都记得陈佩斯和朱时茂在1984年合作演出的小品《吃面条》给大家带来的巨大欢乐——“小品”这一喜剧表现形式,也是陈佩斯给命名的。从1984年到1998年,陈佩斯为春晚舞台贡献了十多个经典小品,《羊肉串》《胡椒面》《主角与配角》《姐夫与小舅子》《警察与小偷》《王爷与邮差》……陈佩斯在小品舞台上塑造的油头滑脑的底层小人物形象深入人心。

出现在《金牌喜剧班》的陈佩斯,不再是滑稽吃面的“陈小二”,也没有让人捧腹大笑的“抖包袱”,他是严肃的,甚至是老派的。他在节目里的点评夹杂了大量难懂的专业术语,台下给学员上课时同样如此。在他的不可“斯”议班上台“考试”前,陈佩斯站着给学员们讲了六个小时的理论课,中间只休息了十分钟。倪萍曾提到过陈佩斯的严肃认真,上春晚的小品,都到第三稿了,搭档朱时茂觉得“很好了”,陈佩斯却弄个枕头,穿个拖鞋在那儿坐着,老说一句话:“这不行”。

在六个小时的理论课里,陈佩斯向学员们介绍喜剧创作中角色的自我伤害、戏弄权威、制造误会等创造笑声的方法;也和他们讨论创造笑声的社会意义,并反复强调:人类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陈玲玲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