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语课》:一种直达人性的简单“语言”

他与其他纳粹党徒之间的对话,充满了“希特勒万岁”之类的高亢言语,但他与吉勒交流时,才变成一个具有正常情感的人类,吉勒所创造的最简单的人类的核心词汇——吃、喝、面包、爱——与一切德国的霸权梦想无关,只与最基本的人性有关。

责任编辑:刘悠翔

电影《波斯语课》中,纳粹军官向“波斯人”学习“波斯语”。 (资料图/图)

1887年,犹太人柴门霍夫经过十几年的摸索,创立了一门人工语言。这门语言乘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东风,很快风靡全球,从西欧到中国都有大量的拥趸。它后来被称为“世界语”,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人工语言。

柴门霍夫出生于俄罗斯帝国的比亚韦斯托克(今属波兰),在他给友人的信件中,我们知道他创立世界语是为了增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了解与世界和平。“我被教育成为一个理想主义者,我受到的教育是‘四海之内皆兄弟’,但在大街上我看不到可以称作兄弟的人,他们只是俄罗斯族、波兰族、日耳曼族、犹太族,或其他什么民族。”他说。

希特勒憎恨世界语,他在自传中污蔑世界语是“犹太人密谋支配世界后所使用的语言”。这不仅是因为世界语的创立者是犹太人,更因为它是沟通不同种族的桥梁。纳粹当政期间,大量世界语使用者被屠杀,柴门霍夫的三个子女都死于纳粹之手。

在纳粹集中营里,曾经有一个犹太人为了活命编造了一门人工语言,这门语言不仅救了他的命,也像柴门霍夫希望的那样,成为了沟通不同民族的桥梁。

电影《波斯语课》就根据这个真实故事改编。电影里,被送进集中营的法国犹太人吉勒,因无意中得到的一本法语版的《波斯神话》,谎称自己不是犹太人而是波斯人,因此躲过一劫。集中营里负责后勤的德国军官科赫,梦想着战争结束后去德黑兰开餐馆,并寻找纳粹登台前逃亡波斯的亲兄弟。他需要一位波斯人来教他波斯语。吉勒完全不懂波斯语,但为了活命,他每天都编造大量的“波斯语”单词,来应付好学的科赫——一位随时能取他性命的“学生”。

为了圆谎,一套人工的“波斯语”被吉勒制造出来。随着“学习”的推进,两人之间的情感也发生了变化,一个只发生在他们俩之间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柔翡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