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地调查 | 新疆棉花遭遇“明枪”与“暗战”

发自:新疆

责任编辑:姚忆江

春寒料峭的三月,新疆棉花却冲上热搜。

2021年3月24日,在中国社交媒体平台上,瑞典快时尚品牌H&M公司遭遇猛烈的舆论“炮轰”。该公司在官网发布的一项声明称,不再采购新疆棉花。随后,H&M在中国娱乐圈的商业伙伴,如演员黄轩、宋茜等宣布与H&M“切割”。截至3月25日,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巨头已屏蔽或下架H&M的线上商店和相关商品。而事件还在不断发酵,更多品牌卷入其中。

2020年冬天,南方周末记者曾实地走访新疆南北,深入采访棉花农场、轧花厂、棉种公司、服装厂等棉纺供应链企业等。不少新疆棉企深陷困境,而困境背后,是一场围绕国际棉纺话语权的“暗战”。

尉犁县中良棉业有限责任公司维族员工 (南方周末记者 毛淑杰/图)

“发酵半年的坏消息”

正值一年中最冷的时候,白天气温也在零下,正午的太阳也晒不化洼地里的冰。

清晨,维吾尔族小伙买买提·阿力甫开车到工厂上班。一年前,他终于攒够钱买了一辆小汽车,换掉了破电动车,“车是二手的,才几万块钱,有暖气。” 

买买提今年25岁,是新疆尉犁县英库勒镇人。2017年夏天,他从微信朋友圈里看到家乡一家轧花厂正在招工,随后应聘成为该厂一名职工。“家里有30亩地,以前在家帮父母干农活,农闲时打短工。现在和工厂的合同是一年一签,平均每月工资4000元,社保齐全,收入有了保障。”

2020年12月的一天,买买提在厂里驾驶叉车,搬运皮棉。去籽的棉花被压实装包,每包有数百公斤。老板张彪看到后叮嘱,慢点儿,注意安全。买买提觉得这个比自己只大几岁的年轻老板“人还不错”,新的一年他还想继续干下去。

买买提不知道的是,他的家乡以及占据中国棉花产量八成的新疆棉花,正陷入一场舆论漩涡。

买买提的老板张彪坐在办公室里,面露难色。厂区内,工人们麻利地给轧好的棉花大包贴上标签,一摞摞整齐摆放。不远处,从棉农处收购来的籽棉正堆在露天货场上,耸起一座座“棉花山”。

张彪是新疆尉犁县众望纺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望纺织“)的老板。进入12月,新疆棉花的收购已经结束,各大轧花厂陆续开启皮棉销售。不过,一贯受欢迎的新疆长绒棉,2020年的销量却并不乐观。

 “2020年10月,与公司合作多年的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以下简称“BCI”)突然发来了解约通知,给今年的皮棉销售带来了一定影响。”

张彪是个“90后”。大学毕业后,他没有留在东部沿海的一个省会城市,而是回到尉犁县,接过了家族在1990年代建起的棉花厂。

“我们从棉农手里收购籽棉,然后加工成皮棉,再销往下游。”张彪称,收购籽棉动辄就是上万吨,投入资金成本几千万元。如果没有稳定的合作客户,或者遇到价格波动的年份,很容易造成大额亏损。

2015年,张彪发动数百名农户成立“众望棉花种植专业合作社”,随后成为BCI的执行合作伙伴。在日常工作中,张彪需要按照BCI项目要求,指导棉农培训、种植、采收等工作,并按季度上报棉花数据。BCI还会定期派出人员到合作伙伴处验收审查。

BCI是一家国际性非盈利会员组织,旗下会员的棉花供应量和采购量在全球都排在前列。“可持续棉花生产标准”是当前国际纺织品流通贸易领域的重要准入标准。除了 BCI 之外,澳大利亚、巴西、印度等棉花生产大国也已制定了本国标准,而这一标准在中国仍是空白。

经BCI认证的棉花,市场认可度更高。张彪也表示,“跟普通棉花比,有BCI认证的,每吨价格高出几十元到几百元。而且,棉花产业下游的贸易商、纱厂也是BCI会员,加入其中可以广交朋友,拓展业务。”

BCI中国区员工刘志介绍称,目前国际上关于可持续棉花的评判标准很多,而BCI的优势在于,既有系统的可持续棉花评判标准,也有庞大的棉花生产量。如今,BCI数千名会员遍布全球,且类型多样,覆盖上下游棉纺织产业链。

每年3月起,新疆棉农便开始棉花种植劳作。按照惯例,张彪也要将棉田数据上报。然而,2020年3月,张彪却意外收到了BCI方面发来的“暂停认证”邮件。

邮件显示,“鉴于目前国际环境的复杂情况,BCI理事会最终决定,在2020-2021年度,暂停在中国新疆地区的认证计划和证书。同时,BCI将利用这段时间,对标准进行进一步升级和优化,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

在随后的半年里,张彪发现BCI方面在新疆的诸多活动并未停止,他也继续依照BCI要求上报相关数据,并和BCI南疆对接人联络沟通事情进展。“那个时候只是以为暂停一年的认证,对未来的合作还是有期待的。”张彪说。

半年后,坏消息还是来了。

2020年10月,张彪收到了BCI中国办公室工作人员发来的邮件。其中显示:“鉴于目前有关良好棉花标准体系升级工作的复杂情况,BCI决定目前暂时终止执行合作伙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梁淑怡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38)


jin77
回复

jin77

2021-12-29

中国应建立自己的棉花标准,纺织品标准,提高自己的话语权

cskywalker72
回复

cskywalker72

2021-04-07

这叫杠?那你回答过了一年炒作这事的缘由?

吴路用

2021-03-31

这也要杠?

1****
回复

1****

2021-04-01

国货快站起来吧!少一些营销推广,把产品质量搞起来,还有高校合作的产品也不错!

东方既白
回复

东方既白

2021-04-01

国家也应该出台相应的标准政策,设立相关部门,且不仅仅是棉花产业……

吴路用
回复

吴路用

2021-03-31

这也要杠?

cskywalker72

2021-03-26

这些品牌于2020年就发布声明不用新疆棉花了,为啥这事情到今天被炒作成这样?安踏早不退出,现在才刚刚退出,又是什么好人

满分周末
回复

满分周末

2021-03-31

关键问题是中国为啥没有自己的棉花认证体系,被国外牵着鼻子走了。

JamesZhang
回复

JamesZhang

2021-03-31

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写报道最值得称道。既摆明了客观现实,又点出症结所在,为问题解决提供了依据

火树
回复

火树

2021-03-31

支持国产

199****2213
回复

199****2213

2021-03-28

棉农遭罪 抗议

156****8292
回复

156****8292

2021-03-28

一贯的西方打压做法,把经济弄穷弄乱,煽动民意,取得政治优势

6062610726
回复

6062610726

2021-03-27

一直用国内品牌,一样舒服!

186****2005
回复

186****2005

2021-03-27

制定自己的各个行业的科学标准,迫在眉睫了。

贾超
回复

贾超

2021-03-27

目前从文中看到,新疆棉花为了机采,成本降低,但品质下降的更多。这里需要画重点。

158****9099
回复

158****9099

2021-03-27

敌人退出了我们就赶紧占领 抓紧指定自己的标准

位爵爷
回复

位爵爷

2021-03-27

什么事情一旦摊上政治都会变得不堪,雪白的棉花亦如是,染上了政治的肮脏。不是棉花的错是政治太黑。

176****3726
回复

176****3726

2021-03-26

中国毕竟是纺织品消费大国,确实应该完善棉花这方面的标准,并对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外品牌进行规范

cskywalker72
回复

cskywalker72

2021-03-26

这些品牌于2020年就发布声明不用新疆棉花了,为啥这事情到今天被炒作成这样?安踏早不退出,现在才刚刚退出,又是什么好人

7爷
回复

7爷

2021-03-26

中国棉花行业协会为何此时此刻不作为,不做这个产业的上下游连接,为市场供需需求出一份力,内销内销的可能影响在哪里?

宁双宁
回复

宁双宁

2021-03-26

关注

大包多来两笼
回复

大包多来两笼

2021-03-26

可持续棉花标准是当今国际纺织品流通贸易领域重要的准入标准,而中国对此还是一片空白?只有提高自身的产品质量,才能站稳脚跟,否则和国际贸易接轨会一直处于权利关系不对等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