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刘小兵:

“政府要加强自我监督,最好的办法就是承诺信息公开,所有公共权力、公共资金的运行使用结果、过程,你都要公开。”

“更多依靠间接税,高收入交得低,低收入交得高,反而扩大差距了。最好的办法应该是以直接税为主。”

发自:上海

责任编辑:顾策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刘小兵。 (受访者供图/图)

2021年3月5日,财政部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发布了《关于202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作为2021年财政改革发展工作的首项任务,财政部表示要全面贯彻实施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进一步提高预算管理的规范化法治化水平,增强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加大预算公开力度,提高预算透明度,主动接受各方面监督。

3月11日,全国人大批准了该报告及2021年中央预算。3月15日,就此次全国预算的透明度情况,南方周末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刘小兵。在他的办公桌上,仍整齐摆放着今年两会的全国预算报表,将近10本材料。

刘小兵自1980年代开始从事财税研究,其参与的上海财经大学调研团队从2009年开始,持续十年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财政透明情况进行摸底调研,并发布《中国财政透明度报告》。

2018年至今,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他始终呼吁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法》,进一步扩大信息公开范围。

“没有解释,这就是不够细化”

南方周末:2018年,首次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你就提出了公共预算编制可以更细化,当年财政部办公厅也表示吸收了这一建议。这四年来,你认为政府财政预算在透明度方面有哪些进步?

刘小兵:主要是增加了部门预算的项目支出情况。2019年开始试点,预算报告从每个中央部门抽调一些项目出来,公开支出情况。项目数逐年增加,今年已经增加到100个项目。

但是你要知道,中央部门有149个,就算每个部门每年做10个项目,也有上千个。现在管理虽然加强了,但项目并没有全都拿到人大来审。

南方周末:目前抽调出来的都是重要项目吗?

刘小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柔翡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