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社交、专业化——14万中国“鸟人”图鉴

作为一个户外集体活动,观鸟“让人独处同时,也不感到孤独”,既适合社恐,也适合交友甚至相亲。

鸟的家在天地间。“天地间是什么概念?无论什么温度、风雨多大,对于它来说都是家。它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它的本事,远比你想象的大得多。风来了、雨来了,它没地方躲也没地方藏,不管零下几度、零上几度,它都得在那个环境里。”

(本文首发于2021年3月18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汪韬 助理编辑 温翠玲

中国最常见的鸟是人人皆知的麻雀,但当第二常见的鸟停驻窗前,大多数人只会叫它一声“野鸽子”。

爱观鸟的人自称“鸟人”,“在中国,如果认识10种鸟,就可以算作一个‘鸟人’。”中国观鸟组织联合行动平台(朱雀会)联合创始人韦铭提出了一个“小目标”。

这个门槛并不低。根据《中国鸟类观察年报2020》(以下简称年报),中国共有1456种鸟,81种常见鸟。因颈间有珠链般的繁复花纹,第二常见的“野鸽子”学名珠颈斑鸠;排名第三第四的是白鹡鸰(jí líng)、白头鹎(bēi),对许多人来说名字都读不出。

珠颈斑鸠,颈间有珠链般的繁复花纹,虽然是全国第二常见的鸟,但大多数人只会叫它一声“野鸽子”。 (视觉中国/图)

上述年报由朱雀会联合国内五十余家观鸟组织共同发布,并得到北京镜朗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昆明周行科技公司的技术支持。这份第一次由民间观鸟记录累计而成的年报背后,是130家登记在册的观鸟机构、至少14万观鸟人和100万条观鸟数据。中国鸟类丰富,但一万个人中有一个“鸟人”,比例还远远不够。

其实,鸟儿并没有那么神秘和遥远。除了横断山、云南和藏东南等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鸟类热点区域几乎遍布每个城市周边。每一块看似贫乏的荒地、滩涂都可能是鸟儿觅食和休憩繁衍的宝地,但由于数据缺乏,这些栖息地的规划、环评数据中并没有鸟的踪影。

中国观鸟人群正呈现年轻化、新人多、学历高、具有国际视野等特点。他们有的是研究鸟类的专业学者,更多的是活跃在各地观鸟协会、高校社团中的业余爱好者。专业“鸟人”们希望,能有更多“鸟人”积累数据,填补保护的空白。

既适合社恐也适合交友

14万“鸟人”是谁?

2021年3月6日,骤雨,狂风。一个对早起不友好、更不适合晨练的周六。上海世博公园的游客驿站里,拿着本子和笔的高中生,牵着小孩的年轻父母,抓着包子、黑眼圈深重的女孩……彼此相顾无言,却又互相打量:身着灰黑色衣服,挂着望远镜,手握观鸟手册——像找到暗号一样,他们同时问出了一句话:“是……看鸟的?”

2021年3月,上海世博公园的野鸟会观鸟活动。 (冯雅雯/图)

扛着长枪短炮、公园中常见的大叔大爷,并不是观鸟人全貌,中国观鸟正日益年轻化,成为新的社交方式。

观鸟有一种玩游戏的“上瘾感”。17岁的高中生马思成发现,观鸟好像在真实世界玩收集游戏“精灵宝可梦”:飞鸟和游戏中的精灵一样,都需悉心搜寻才能被发现。与在动物园或者自然博物馆的相遇不一样,那是“真正的我和这个世界进行的直接沟通”,面对同属于自然的人类,鸟儿也会渐渐建立起警觉却不飞走的信任。

观鸟着迷之处还在于“不确定性”。和未曾预料的鸟不期而遇是惊喜,也是下次再出发的动力。“每次都不一样,可能是鸟的种类不同,也可能同一种鸟展现了不同的行为。”37岁的叶龚劼是这次观鸟活动的领队,他的志愿服务从大学持续到了现在,他曾在连云港坐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