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半导体行业协会成立工作组 着眼技术和贸易限制问题

在全球芯片短缺的背景下,中、美两大芯片制造国及消费国将有合作转机。由双方具有权威地位的行业协会主导,新成立的“中美半导体产业技术和贸易限制工作组”将一年举行两次会议,直指行业最关切的技术和贸易限制问题。

合作消息于今天中国股市早盘尾段发出,市场反应积极。在香港、上海两地上市的中芯国际(981.HK)(688981.SH),港股一度急弹约12%,沪股一度升约7%。港股中,华虹半导体(1347.HK)一度升约13%,上海复旦微电子(1385.HK)一度升约14%。沪深股市上,卓胜微(300782.SZ)、兆易创新(603986.SH)、长电科技(600584.SH)、韦尔股份(603501.SH)等均受到不同程度追捧,收市升幅介于1.57%至4.64%。

权威协会牵头合作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于北京时间3月11日上午11时左右公告称:“中、美两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经过多轮讨论磋商,今天宣布共同成立'中美半导体产业技术和贸易限制工作组',将为中美两国半导体产业建立一个及时沟通的信息共享机制,交流有关出口管制、供应链安全、加密等技术和贸易限制等方面的政策。”

根据双方协会官网资料,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成立于1990年,有774名会员。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成立于1977年,该协会会员分为宪章会员(charter member),包含美国超微半导体、博通、IBM、英特尔、英伟达、高通等公司;国际会员包括英国芯片IP设计公司ARM、台湾台积电及联发科、韩国三星及SK海力士等;公司会员则包括荷兰阿斯麦、应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等。

根据公告,双方协会将各自委派10家半导体会员公司参加工作组,计划每年召开两次会议。会议内容上,将“分享两国在技术和贸易限制政策方面的最新进展。根据双方共同关注的领域,工作组将探讨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并确定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公告称,这个工作组成立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工作组加强沟通交流,促进更深层次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工作组将遵循公平竞争、知识产权保护和全球贸易规则,通过对话与合作解决中美两国半导体产业的关切,为建立稳健、有弹性的全球半导体价值链共同做出努力。”

行业分析师付亮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半导体主要的市场主体供需矛盾突出、政策环境敏感,而两国的行业协会选择合作,反映双方希望达成一些共识、促进行业发展。他又指出,两国协会工作组计划每年两次会议,说明并非以解决当前紧急问题为目的,而是放眼长远未来。  

国产替代化趋势明显

自去年年底以来,全球半导体行业“供应短缺”问题爆发,产品涨价、市场断货消息层出不穷,终端消费的电子产品、汽车甚至不得不产能受限,影响普通消费者。不过与此同时,中国的芯片国产替代化进程也在加速。

以晶圆厂为例,国内晶圆厂商扩产趋势明显。根据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发出的《300mm Fab Outlook to 2024》报告,中国大陆预计到2024年底将新建8座300mm晶圆厂,并将300mm晶圆厂的产能市场份额大幅提升至20%(2015年为8%),产能达到每月150万片。

2月26日,科技部部长王志刚介绍,中国已经是全球规模最大、增速最快的集成电路市场。在去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制定出台了包括财税、投融资、研发、进出口、人才、知识产权、市场应用、国际合作等方面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3月1日,工信部总工程师田玉龙介绍,“十三五”期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总体成绩是非常骄人的,产业规模不断增长。据测算,2020年中国集成电路销售收入达8848亿元,平均增长率达20%,为同期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增速的3倍。技术创新上也不断取得突破,制造工艺、封装技术、关键设备材料都有明显大幅提升。企业实力稳定提高,在设计、制造、封测等产业链上涌现出一批新的龙头企业。

田玉龙指出,我国高度重视芯片产业、集成电路产业,发布了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全面优化完善高质量发展芯片和集成电路产业的有关环境政策:一是将加大企业减税力度,对集成电路企业自获利年度开始减免企业所得税,对企业发展给予了很大推动力;二是在基础方面进一步加强提升,芯片的材料、工艺、设备,涉及较长产业链,只有把基础打扎实了,才能不断创新和发展。

另外,田玉龙又指出,集成电路产业需要很好的生态环境,搭建平台、优化生态是非常关键的。芯片产业发展靠应用引导,汽车、工业、医疗、教育,特别是疫情以来线上经济、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芯片产业发展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市场。芯片产业发展还依赖于人才,所以在人才储备、人才培养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芯片产业是一个全球性产业链,要加大合作。

田玉龙表示,芯片产业发展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需在全球范围内加强合作,共同打造芯片产业链,使它更加健康可持续发展,不仅为中国的信息化社会发展提供支撑,也为全球信息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网络编辑:汪亚纯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