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性教育,如果缺乏性别平等观念,就偏了”

报告显示,57%的大学生从没和父母谈论过“性”。到了大学阶段,只有52%的同学在学校接受过性教育。

沈桂香所在的北京打工子弟学校推进了十余年性教育校本课程,小学六个年级,每个学期6节课。

教育部颁发的本专科专业目录设置中没有性教育专业,没有专门培养性教育师资的学科,更没有允许进入课表的性教育学科课程。

(本文首发于2021年2月25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吴筱羽

2004年3月18日,杭州首堂小学性教育课试讲,男女分开上课。初次接受性知识教育的女生们显得很害羞。 (视觉中国/图)

各部委对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提案的回复,常常引发社会争论。2021年截至目前,已有培养“阳刚之气”和“放开生育政策”两个热门话题。

关于“阳刚之气”的讨论,源于1月28日教育部官网一份对政协委员提案的回复。提案题为《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回复提出,“更多注重学生‘阳刚之气’培养”。

此后,舆论呈两极分化发酵。有声音痛斥,提案中“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法反映的是一种性别刻板印象;也有声音认为,就应该让“男孩有男孩样,女孩有女孩像”。

从性别意识、性别平等延伸,背后还是讨论多年的性教育。“阳刚之气”的争议,再度引发对性教育的关注。然而南方周末记者接触到的社会学、性教育学专家,校长、教师诉说的实际情况是——每次新闻事件一出,性教育就会被重新审视,之后又被继续搁置,在现实中难以推进,甚至出现某种倒退。

《2019—2020年全国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调查报告》显示,57%的大学生从没和父母谈论过“性”。到了大学阶段,只有52%的同学在学校接受过性教育。

性别的“盒子”从小就存在

“缺乏性别平等视角。”这是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性教育课题组负责人刘文利看到提案的第一反应。她对南方周末记者强调,“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只有在认为这件事是不好的事时,才需要“防止”。

但她并不感到意外,认为性别刻板印象在中国社会根深蒂固。比如,人们常用魁梧、勇敢等词去赞扬男性,而温柔、细心则“应该是女性才具备的特质”。

成都的中学老师杨蓉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曾给学生做过的一项实验。她先给学生讲解男女两性的身体差异,再让学生们写下:“你欣赏的男/女孩子是什么样的?拥有哪些特点?”

写下之后,让学生去区分,黑板上哪些词汇是男性女性都可能共同拥有的。最后学生们会发现,一般情况下,某一性别不能同时拥有的就只剩下阴道、阴茎等生殖器官,而勇敢、坚强、温柔、善良等特质并不独属于男生或女生。

也有反例,有的学校的性别教育开设了一系列男生女生分开上的特色课程,看似确实是在培养“阳刚之气”和“淑女气质”。成都一所学校曾因开设女生打毛线、男生造火箭的特色课程,被舆论批评。还有的学校男子学攀岩,女子学插花……性教育推行缓慢的同时,类似课程在批评声中,仍有新增。

直到最近,在广东中山市,还有一所学校在开设男生学舞龙、女生学绣龙的课程。

中山市教育局教研室科研部部长冯继有曾到这所学校里给教师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奎因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