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县274名“赤脚医生”困局

尽管在近30年间,这群赤脚医生至少经过了两次身份甄别,但“身份和薪酬”依然是他们的一块心病。

根据政策,2013年1月开始,陈惠仍被安排在羊场卫生院上班。但她告诉南方周末,他们不在编制之内,没法享受工龄工资和边远补贴。

(本文首发于2020年12月24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何海宁

大方县一些赤脚医生展示他们上访的材料。 (受访者供图/图)

72岁的杨明仁曾经是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的一名医生,但很多时候,他对自己的疾病无能为力,他有“三高”,经常犯晕,夜晚常常只能睡上两三个小时。

然而,更无能为力的是他无法确认“退休”身份。他原是乡镇(公社)卫生院集体所有制卫生人员,更通俗一点,是以前行走在乡村间的“赤脚医生”。但目前,他无法享受到医疗卫生单位同等的薪资待遇,也办不到退休证。

和杨明仁情况相似的赤脚医生,大方县共有274位。他们之中,有167位已退休,有107位还在卫生院上班。

曾是赤脚医生之一的陈惠(化名)称,目前已退休的办不到退休证,在职的没有编制,也未曾买过养老保险,这一些人十年未有过同等调薪。且多位赤脚医生称,大方县拖欠他们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期间19个月的工资。

尽管在近30年间,这群赤脚医生至少经过了两次身份甄别,但“身份和薪酬”依然是他们的一块心病。

走在乡间的赤脚医生

蒙会明如今已76岁。1972年,他通过自学,进入当地人民公社工作。他记得,那时候的工作不仅需要在卫生院看病,同时还需要下乡进行医学知识的科普和宣传。在乡村卫生院,药物和医疗资源匮乏,医生休息时间还少,他有时一天接诊一百多人,感冒、发烧、风湿、出疹,他都需要治。

与此同时,蒙会明兼任卫生院的会计,忙着验账收费,如果收错了,需要赔款。有时候深夜睡着了,有人敲门,他也要赶过去。

65岁的唐方会也保存着赤脚医生这一份工作的记忆。1976年,她进入公社的卫生院做医药保健工作,她常常需要走村串户动员农民给孩子打预防针、给孕妇进行孕期科普、登记新出生的婴儿。一天走下来,有二三十公里,跑完两三个村子,需要一个星期。

据毕节市2009年初步统计,该市各县乡镇卫生院集体所有制人员有两千多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合作医疗期间,他们由各县(市)卫生部门经过考试考核并报同级劳动人事部门同意后统一招收。

赤脚医生的出现伴随着农村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框架的完成。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基于现实需要,国家启动了新的村级卫生人力资源培养教育体制,在短期内为农村培养出大批“半农半医”的卫生人员,这些农村卫生人员依靠“记工分”的方式获得劳动报酬。

1981年2月,国务院在转批原卫生部一份文件《关于合理解决赤脚医生补助问题的报告的通知》中指出:建议全国各地方政府对于经考试合格、相当于中专水平的赤脚医生,发给“乡村医生”证书,原则上给予相当于当地民办教师水平的待遇。

1992年“撤并建”(指撤区并乡建镇的改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汪亚纯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0)


天经地义
回复

天经地义

2021-01-11

他们也付出青春年华,也为当地医疗卫生事业贡献了自己的才华和知识,解决当时年代缺医少药的困境。应该让他们享受到 相应的福利和待遇。

蒙克
回复

蒙克

2020-12-28

我父亲是内蒙农村一兽医,和赤脚医生有点相似,工作一辈子,因为没有编制,啥也没有。

罗汉
回复

罗汉

2020-12-28

拖欠教师工资好像也是该地?只是一个缩影,相信政府是有担当的。

133****5450
回复

133****5450

2020-12-27

全国都一样,赤脚医生已是一个甲子后的年龄,都是在死亡线上挣扎,是这个社会的悲哀

襄阳翼舟
回复

襄阳翼舟

2020-12-27

无论从任何法理和视角,这种现象都不应当发生!不能负了和“新中国”同成长的第一代关乎农民百姓“生命健康”、关乎“基层民生”的一代“赤脚医生”!!!

Seelenheil
回复

Seelenheil

2020-12-27

反对相关人员踢皮球的做法,呼吁国家尽快安排此事的合理解决

136****0839
回复

136****0839

2020-12-26

多年前秦晖与汪晖等人有话题广泛的对话,谈到农村医疗,汪说国家是有投入的,秦纠正汪的说法,说农村的合作医疗赤脚医生是地方自己的投入,且投入的水平很低。在这些贵州大方县的赤脚医生眼中,汪的胡说无疑是出于他的无知。但不管怎么看,这些在条件非常简陋落后的环境中艰难工作大半生直至退休的最底层的农村医生,现在落得个身份不能得到确认因而影响到退休工资及福利发放的结局,这真是孰可忍孰不可忍。“赤脚医生”可是我们对外宣传最响亮的社会主义制度一大亮点,这些当年在农村缺医少药的艰苦条件下默默工作且在政治上为国家作有重大贡献的人,现在难不成一变而为得不到承认的包袱,不被理睬,被推来推去?!可能在贵州那样的省份,有的县财政如今仍是很艰困,国家这个时候难道就不能出于名誉考虑(赤脚医生的名誉也有中央的名誉嘛)最后果断出一下手,拨出专款为当年所有实际上担任过赤脚医生的人作一善后,一律承认,一律给付退休工资.如果做不到,那不就是卸磨杀驴吗

小军
回复

小军

2020-12-26

在发展较为落后的90年代,甚至现在,大部分农民都是靠这些赤脚医生看病的

123456
回复

123456

2020-12-26

希望国家有关部门能够关注赤脚医生!!!

云飞羊
回复

云飞羊

2020-12-26

南周刊发,等好消息吧!

一懒众衫小
回复

一懒众衫小

2020-12-26

我外婆家是大方县长石镇的的

Qi?
回复

Qi?

2020-12-26

顶上去

152****6769
回复

152****6769

2020-12-26

打了很多,一一删除,有时候剩的只是一声叹息!

默默无语
回复

默默无语

2020-12-26

把大方改成小气算了

139****1229
回复

139****1229

2020-12-26

历史遗留问题,解决起来棘手,都躲着

山上有地
回复

山上有地

2020-12-26

把书记局长的工资先挪用一下呗

135****7879
回复

135****7879

2020-12-26

大方县不大方

嘿,你在哪?
回复

嘿,你在哪?

2020-12-26

像昨天报道的兰州布病定点医院的医生不顾布病患者的死活,不予及时的治疗,没有一点医生救死扶伤的责任心,而且很多城市医院医生不顾患者死活病情,胡乱开药,只为多拿回扣。这类医生丧尽天良却能有着高的收入。而真正为落后的农村,缺少足够医疗资源的乡村和穷苦的农民奔波劳碌的医生却是这样的境地。

Janson
回复

Janson

2020-12-26

这就是现实

136****8872
回复

136****8872

2020-12-26

何止只有大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