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松 作品能做社会插图,比进美术馆更重要

“到一定时候,如果你比他们西方牛×摄影家还牛×的时候,他绝对不会相信你,有的还会堵你。其实想想,我们当初学西方可能就是学了皮毛,甚至误读了西方。过了很久会反思,和自己的基底发生碰撞。而今天的年轻一代早早地出去,学到的可能都是西方精华。但学完恐怕也会茫然。所以呢,下一步要怎么办?”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责任编辑:雨僧

图/本刊记者 姜晓明

仿佛是在袒露的大地上,扭扭歪歪地生出了许多并非笔直的细烟囱,分不出哪里是烟囱柱,也分不出哪里是冒出来的烟,只知道立体感是有的。走近点看,好像一蓬稀稀拉拉的杂草,每根都歪向天际,但绝不耷拉。

等你再凑近唐人(画廊)墙上这张8.3米×6.4米的蓝底“大头照”,哦,原来真是头发耶。

照片上的男人脸黑黝黝地泛着油光,如同健身参赛者把桐油集中抹在了此处。眼里血丝暗生,仿佛有忧伤的泪光凝结。超大尺寸,深色西装和白衬衣、红领带营造的庄严,生生被怪诞发型冲去了大半。谁见谁想笑。再一看,每个“艺考生”都要画这么个趣人——现场和原作征集到的素描也果真无奇不有。艺术家主导的戏谑被他无意选择的画者和观者,心照不宣地“合谋”了。

在希望的田野上,C-print,180 × 300cm,2020。作品原本要邀请500名学生(模特)入镜拍摄,因为疫情关系只能放弃,转成户外拍摄空椅子

这次个展布展时,将艺考场景“搬”进了展厅,并把素描的“证件照”放大置于墙上,摄影作品在这面墙的对面。观众进来后可以在空白的画架上素描

作品《在希望的田野上》指向艺考和大一统艺术教育模式的表层意图,似乎再明显不过。但这只是创作者的表达点之一。别的,尽在不言中。

“烟囱发丝”的主人王庆松,圈内公认中国观念摄影领头人物——尽管他“打死”不接受这个标签。20年来,精心搭建的大场景,大画幅与高清晰度,民间俗世感的模特和戏剧化的摆拍,照片贴合社会现实的“似假还真”,构成其作品的重要标识。

他的照片特别适合在展厅观看:要么是《老栗夜宴图》《临时病房》这样,如铺展的画卷或定格的某帧电影画面,身份不明的模特,套上“不合时宜”的服装和怪异的妆容,演绎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故事;或者像《跟我学》《问它》这类,把不同时空的海量信息浓缩在同一个框里。看照片如同玩“找东西”游戏,一个熟悉的LOGO、一捆假发或露出的假牙、握在手里的书、瓦砾堆里的小物件,都像是挑战眼力,挑出和揣测艺术家预埋的“线头”。

他本人也时常化作农民、工人、教师、病人、广告涂写工、流浪汉或者身份不明者,悄然隐藏于照片里。王庆松因此集“导演”、演员和窥探者于一身。

那些模特、道具,照片中与镜头外的王庆松,一起帮助他完成了内心赋予自我的使命:记录下时代的光怪陆离,荒诞与痛楚,人性的磨蚀。他最大的希望,是作品未来能成为(报纸杂志上的)社会插图,“这比进美术馆对我来说更重要。”

《问它》 C-print  280cm×180cm,2020

直白与艳俗

走进北京当代唐人艺术中心,一空间大厅的素描个人照与小厅里《摄影节》中的当代摄影生态,互为呼应;二空间里,最新作品《问它》矗立在中央如一座丰碑,“记录”的却是最代表当下生活的商品品牌,对面则是承载历史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两侧墙上,觥筹交错的“夜宴”与伤痕累累的“临时病房”,“新女性”的造作浮夸与追寻时尚的“快乐健身”,两两相望。

策展人崔灿灿认为,王庆松的摄影并非停留在记录的功能上,它将疑问、批判和反讽置于那些似是而非的真实场景中。“他拍的是中国意象,其实是把一个孤立的瞬间无限地外延堆叠成了历史。”

《问它》背面,两张并置的“千手观音照”惹来两位学生模样观众的窃窃私语。

《拿来千手观音》拍于1999年,年轻的“观音”端坐在可口可乐桶和一堆彩纸上,“千手”握着美金、光碟、大哥大手机、金元宝和胶卷,指着一瓶国产啤酒;《送往千手观音》摄于20年后,“老观音”握着猪肉棒骨、骷髅架,大哥大换成了智能手机,胶卷变成了数码相机。图中心手里的酒瓶也变了。

“从燕京啤酒到拉菲,质的飞跃呀!”

“这酒瓶是不是真的?”两人打开网购平台,好奇地查找瓶子是不是来自卖仿制高档酒酒瓶的卖家。

实际上,大虾、棒骨都是助理在拍摄前一天去菜市场买的,“特地挑的最大的虾。”拉菲也是真的,还是他出生的年份——好友知道他要拍片后慷慨相赠。

学生观众看了一眼照片拍摄年份,问他的同伴:“1999年——中国加入WTO了吗?”接着说,“一张叫《拿来》,一张叫《送往》,我感觉我很容易明白他想说什么耶。”

《拿来千手观音》 系列之一 C-print 180cm×110cm,1999

《送往牵手观音》 C-print 180cm×130cm,2019

过于直白,庸俗化,是部分观者对王庆松作品的第一印象。而他很早就说过,“千万别想太深,你所理解的就是你所看到的”。他从不认为自己是在搞艺术,“比起对艺术形式的关注,我更关心的是现实本身,因为它影响了我们,只是我们都无动于衷。”

1993年他刚到北京时,“邓小平南巡”刚过,身边的世界立马变了模样:挂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梁淑怡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