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单霁翔新作《我是故宫“看门人”》出版

他是“第一个走遍故宫9371间古建筑房屋的院长”,

是“第一个将故宫藏品数量精确到个位数的院长”,

是被媒体误传“上任之初的5个月穿坏了20双鞋”的院长。

但他说,我是故宫“看门人”。

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故宫博物院第六任院长单霁翔的新作《我是故宫“看门人”》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作为紫禁城建成600周年的献礼之作,该书由三位近百岁学界泰斗联名推荐。

本书从故宫“看门人”的角度,讲述了单霁翔在故宫博物院担任院长期间,深入贯彻“活起来”的理念,带领全体“故宫人”通过不懈努力,让故宫文化走近人们的生活,让故宫博物院成为“活起来”的博物馆,实现“要把一个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庄严承诺的故事。内容涉及故宫博物院的文化传承、文物保护、管理改革、学术与教育、品牌建设、文化传播与交流等各个方面。

本书是单霁翔院长首次完整记述在故宫博物院工作点滴的代表之作。作者用丰富的人生积淀、独特的叙事视角、流畅的语言和珍贵的图片,解读了故宫博物院的社会形象转变。全书贯穿着作者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渗透着守正创新的博物馆人深耕力行、润物无声的朴素和真挚,也呼应了新时代赋予我们“讲好中国故事”的文化使命。

2012年1月,单霁翔来到故宫博物院工作。他发现故宫博物院拥有很多“世界之最”,却并没有完全地呈现出来。比如 ,大部分区域并未开放;故宫博物院的文物藏品丰富,但99%的文物藏品在库房里面沉睡,展出的文物不到1%;故宫博物院的观众最多,但是他们没有享受到应有的待遇。很多观众随着导游的小旗前行,听着不够专业的讲解;很多观众的参观流程就是看看皇帝坐在什么地方、躺在什么地方、在什么地方大婚,然后看看珍宝馆、钟表馆,在御花园休息休息一下,就走出了故宫博物院。单霁翔遗憾地想,这座博物馆的魅力,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示。

他在该书序言里写道:“过去我们从事历史研究、考古研究、博物馆管理,往往把身边的文化遗产看作是远离当今社会的‘过去的东西’,它们只是被观赏、被研究的对象。但让文物‘活起来’,需要让文物重回人们的生活。只有让人们感受到这些文物对现实生活的意义,人们才会真正地呵护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才会有尊严、有魅力,而有尊严和魅力的文化遗产才能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

担任故宫掌门的几年里,单霁翔为博物馆的“活化”所做出的努力和成绩有目共睹。故宫的网红展览连年刷屏、万人争睹,故宫的工匠精神动人心扉、扬名海外,故宫的萌系文创更是“飞入寻常百姓家”。如他所说,一个好的博物馆的不是建一个高大的馆舍,一定要深入其文化资源,凝练出文化能量,举办好的展览、活动,让人们在生活中感受到博物馆对自己的现实生活的意义。人们闲暇的时候愿意走进博物馆;走进博物馆还流连忘返,久久不愿离去;回去以后还念念不忘、一来再来。

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文物保护专家谢辰生说:“‘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守护民族文化精魂,为江山、为后人留得胜迹在,这是我们这个古老民族走向复兴进程中必须迈好的重要一步。”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文物鉴定专家耿宝昌则言:“紫禁城过去是皇家的,现在是人民的。单霁翔院长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示和解读传统文化。故宫需要这样一代代守正创新的‘看门人’。”

网络编辑:解树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