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自探路”,中国民间组织的海外抗疫

原本接受世界各地捐助的温州“高温青年”决定调转方向驰援海外,合作对象、物资标准、物流通关全部“掉了个儿”,捐赠物资就此从温州发往世界各地。

疫情期间的捐赠是复杂的“国际贸易供应链管理”,包括产品认证、采购、物流、清关等各方面内容。民间志愿者团队有心捐赠,能做到的依然有限。

责任编辑:张玥晗

(本系列均为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原创,限时免费阅读中)

2020年3月8日,历经168小时波折后,都灵华人工商联合会、都灵中意青年会志愿者将2600副护目镜送抵皮埃蒙特大区防疫应急中心。 (受访者供图/图)

(本文首发于2020年4月2日《南方周末》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特刊“疫线报道”)

原本接受世界各地捐助的温州“高温青年”决定调转方向驰援海外,合作对象、物资标准、物流通关全部“掉了个儿”,捐赠物资就此从温州发往世界各地。

疫情期间的捐赠是复杂的“国际贸易供应链管理”,包括产品认证、采购、物流、清关等各方面内容。民间志愿者团队有心捐赠,能做到的依然有限。

2020年2月21日,对温州志愿者周帅来说,是一个转折点。过去一个月,他一直忙着从海外运送防护物资。

疫情暴发后,来自世界各地的上万名温州籍青年参与志愿者社群“高温青年社区”(以下简称“高温青年”)的驰援温州计划。从事外贸进出口的商人周帅成为志愿者,担任“高温青年”物流组组长,组织大量捐赠物资“从世界各地涌向温州”。

2月下旬,疫情在国内逐渐稳定下来,周帅敏锐地察觉到“异常”——疫情也许要转向欧洲国家。

2月21日,意大利确诊首位感染新冠的本国公民,新增13例感染病例,死亡1人。第二天,新增数字跳到了63例新冠感染者。随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有了确诊病人,病例数急速上升。3月11日,世卫组织正式宣布新型冠状病毒为全球大流行(pandemic)。

很快,“高温青年”决定调转方向,开始驰援海外,合作对象、物资标准、物流通关全部“掉了个儿”,捐赠物资就此从温州发往世界各地。

更多的国内民间组织和企业基金会也行动起来,进入海外救助,参与方式包括捐赠物资、派遣医疗团队、提供网上培训资料等。

据国际公益学员案例研究中心的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22日,中国的社会组织计划及已经开展的全球抗疫行动覆盖六大洲至少80个国家,占有疫情的国家的比例达到了44%。

送去物资和经验

驰援海外的初衷,不同的民间组织各自不同。

决定转向驰援海外时,“高温青年”发起人倪考梦一度有过犹豫。他是80后,在温州政府部门从事政策研究工作。一个月来,他和众多志愿者没日没夜地忙碌,眼看疫情形势渐好,“刚是喘口气的时候”。

2月25日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周凡妮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