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道属于自己的慰藉美食

“你饿吗?饿了我们买个派吃吧。”

责任编辑:杨嘉敏

“你饿吗?饿了我们买个派吃吧。”

说这段话的时候,我和我的墨尔本朋友正漫步在Brunswick大街。这里以前是工业区,在随后的城市转型中被很好地保留了下来,现在又被改建得颇为“地下”,画廊、工作室、饭馆、小酒吧一应俱全,只来过一次便成为我最喜欢的地方。只要有时间,我就会约上朋友来这里走走。

听完朋友这句话,我不禁感慨道:“你们澳洲人还真是离不开派啊。”

朋友笑道:“是的,派可是我们的慰藉食物啊。”

澳洲的派可零食可正餐。 (喜喜供图/图)

慰藉食物,英文为“ComfortFood”,或揉杂了回忆,或掺进了乡愁,或对个人有着很重要意义的食物。这类美食一般都很简单易做,但却有着高热量、高卡路里的特点。

“ComfortFood”这个词是在1966年第一次被“发明”出来。在美国佛罗里达的一则报道中首次出现,作者指出,当一名成年人面临着严重的情绪压力的时候,他就会转从“慰藉食物”中寻求安慰,这种食物一般是他在童年的时候经常吃到的,且带来安全感的食物,多由“妈妈的味道”组成,比如童年时常吃的荷包蛋,或者热气腾腾的鸡汤等。

美国曾有一项研究表明,提到“慰藉食物”,男性就会想到那些热的、厚重的、与肉有关的食物,比如牛排、砂锅炖菜、热浓汤等;而女性则比较偏向于和零食有关的食物,比如巧克力、冰激凌等。

另一项研究也表明,男女之所以在选择“慰藉食物”的时候有如此大的区别,是因为男性在选择食物的时候,潜意识里希望找回那种被纵容、被溺爱的感觉;而女性之所以选择零食类食品,是因为它们的制作程序相当简单,或者容易购买,同时还减少了吃完的清洁工作——结论听起来有些沮丧,感觉女性一直都是以主妇的刻板角色存在于生活中。

但无一例外,每个人的“慰藉食物”都会因为成长环境、文化背景和生活经历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就像我的澳洲朋友一样,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柯珂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