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荡红油江湖的软白甜,与我的乡愁

责任编辑:杨嘉敏

1941年6月,西南联大教务总长郑天挺、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等数人从昆明出发,沿抗战期间修筑的川滇公路,径抵川南叙永、泸州。此行是为视察西南联大叙永分校并决定其去留,然后再从泸州溯江上行至李庄,参观营造学社等机构。因遇持续阴雨,一行人在泸州滞留了十二天。为打发郑天挺称之为“十二天的沉闷生活”,他们到白塔寺眺望江景、书场听清唱、茶社喝茶。其中,少不了解决吃饭问题。在一家名叫“成都味”的餐馆,他们吃到了典型川南家常菜:麻婆豆腐、过江豆花、豆瓣鲢鱼、甜烧白。

甜烧白开启“软白甜”家族之旅

郑、梅在各自的日记里没有留下关于菜的点评,但光是“甜烧白”几个字,以一种亲切之姿撞击而来,足以让我决定从这道菜开始,说说在泸州闯荡红油江湖的软白甜们。

看似平平无奇的夹沙肉,一口下去会有惊喜。 (夏烨/图)

甜烧白也叫夹沙肉,后者更容易让人参详这道菜的关节:两片未切断的五花肉夹着豆沙,埋在半熟的糯米中,然后入笼蒸。更讲究的做法,是用切片的五花肉卷起豆沙,整齐嵌入糯米,每一个肉卷上点缀一颗樱桃,也许取“画龙点睛”之意,名为“龙眼肉”。

油亮的肉和豆沙容易望而生畏,我一般径直将筷子伸向下面的糯米饭。糖渍、猪油已经完全浸润了每粒糯米,颗颗滋润香甜,唇齿留香。这是我眼中甜烧白的精华。而裹挟着豆沙的肉要么不碰,一碰会面临深陷其中、不可自拔的局面。五花肉在火的炽烈中,逐渐软化,洗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解树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