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珮瑜 传统艺术的复兴,已经来到

我们从业者要让欣赏的门槛降低,让观众稍微抬抬腿就能走进剧场,跨进来以后就能发现里面的美好

责任编辑:杨天宝

我们从业者要让欣赏的门槛降低,让观众稍微抬抬腿就能走进剧场,跨进来以后就能发现里面的美好

2019年9月28日,上海市宝山区古戏楼正式开张,由王珮瑜及其团队负责内容运营,她将戏楼命名为“瑜音阁”,这是上海鲜见的能够投入运营使用的古戏楼,始建于清代中期,全木质结构,雕梁画栋、古香古色。王珮瑜极为珍视这座有三百余年历史的古建筑,采访时闻到焦味,她面露惊慌,确认是茶味后才安了神。

自2016年以来,王珮瑜参与了《奇葩大会》《朗读者》《经典咏流传》《同一堂课》等综艺节目,希望利用大众传播让京剧被更多人知晓。她发现,每次上完节目之后,自己的演出台下就会冒出许多陌生面孔。在演出前的采访中,90%的新观众都称是通过综艺节目来看她表演的。她确信这些观众来了一次一定会来第二次。她不介意观众一开始是为她而来,因为“京剧是角儿的艺术”,“他们通过喜欢我,就很有可能喜欢上京剧,也许不一定,但是这个比例会很高。”进入大众视野后,传播京剧并引起观众的注意,成为她最看重的事情。

在专业领域,王珮瑜有自信的资本:她从小学戏天赋过人,但在当时,戏校老生行当从无招收女生的先例,她破格成为第一人,先后师从范石人、王思及、朱秉谦、张学津等名师,是余(叔岩)派第四代传人。15岁,她凭一出《文昭关》让京剧名家梅葆玖赞叹不已;18岁那年,京剧名家谭元寿看了她的演出,惊呼其为“小孟小冬”;20岁前,她悉数拿下京剧界各项大赛大奖;25岁,她进剧院工作一年,成了上海京剧院一团的副团长……

她在首部有自传性质的图书《台上见:王珮瑜京剧学演记》里,记录了这一段学艺时光,也不全然是风光,还有背后用功的苦涩,也有因身体不适产生的对前途的迷茫。她经历过长达半年嗓音不稳定的情况,也冒出过“我是不是要转行”的想法,但对京剧的热爱和擅长,让她几乎下一秒就回答,“永远不会。”

京剧《失空斩》 ,王珮瑜饰诸葛亮 图/受访者供图

受众在哪里,我就出现在哪里

人物周刊:刚刚在你办公室里看到书架上有一本汪曾祺的《人间有戏》,汪曾祺在那本书里写,“京剧的新观众在哪里?就是在那些念屠格涅夫、念莎士比亚的学生里,也没准儿将来改造京剧的也是他们。”你怎么看?

王珮瑜:自从有京剧到现在,每一个时代的从业者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不是说这届演员不行了,就是说一代不如一代。但历史的进程就是,不管你悲观还是乐观,艺术依然在往前发展。可能是换了一种面貌、换了另外的衣服,继续存在在这个世界。京剧就是众多艺术当中的一个,不是最早的,也不是历史最悠久的,甚至我也不敢夸口说它是最精致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