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不会毁灭我们,是我们自己毁灭自己”

“终结者是一台机器,不好也不坏。如果你用一种有趣的方式演他,就可以把他转变为英雄角色。”为游说施瓦辛格扮演终结者,卡梅隆一边在餐巾纸上画出施瓦辛格的头像,再融入终结者的造型。

发自:北京

责任编辑:宋宇

在《终结者:黑暗命运》中,施瓦辛格(右)没有像往常一样说出经典台词“我会回来的”,却宣称“我不会回来了”。一些影迷据此猜测,72岁高龄的施瓦辛格将告别《终结者》系列电影。面对南方周末的提问,施瓦辛格没有直接回应。 (片方供图/图)

(本文首发于2019年10月31日《南方周末》)

“终结者是一台机器,不好也不坏。如果你用一种有趣的方式演他,就可以把他转变为英雄角色。”为游说施瓦辛格扮演终结者,卡梅隆一边在餐巾纸上画出施瓦辛格的头像,再融入终结者的造型。

一具铬合金骷髅骨架从烈火中爬出来,断成两截,手握菜刀戳在地板上,拖着残躯追赶一个女人……

这是影史最著名的噩梦之一。1982年,首次执导电影就被中途开除的青年导演詹姆斯·卡梅隆高烧不退,梦见了这个场景。惊醒后,他画下梦境,两年后据此拍出成名作《终结者》。

电影里,被人类赋予智能的机器集体造反,在2029年向人类发动战争。“卡梅隆在许多方面似乎有着惊人的先见。”美国传记作家丽贝卡·基根写道,“如今机器人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成了杀手。之前由血肉之躯承担的杀戮,改由‘掠食者’无人机执行。”

2019年,卡梅隆参与编剧的又一部续集电影《终结者:黑暗命运》上映。片中,监控摄像和手机定位功能成为机器人追杀人类的利器。“有了GPS,我妻子可以随时知道我在哪里,这是件好事。”导演蒂姆·米勒说,“但你不会希望你的敌人知道这些行踪。”

在《终结者》系列电影中,人类总是通过毁灭机器和相关科技自救。以至于2019年新片中的机器人杀手Rev-9,比起1991年的前任T-1000并没有多大进步。他们主要使用冷兵器,跑步追赶目标,然后近身肉搏。“关于Rev-9能用的武器,我们想过很多花样,他大可以抓起一个人,扔出去,再补上两枪。但问题是,我们的主角该如何摆脱追杀?”导演蒂姆·米勒向南方周末记者开起玩笑,“如果让Rev-9一出场就制造核武器,‘嘣’——可能是最简单的方式,但那样就全剧终了。”

现实中,科技却有了长足的进步。1984年没有电脑特效可用,为拍摄施瓦辛格对着镜子割开自己左眼的场景,特效师温斯顿用黏土、硅胶和石膏复制了一张脸,黏在他脸上。“虽然我的皮肤足够结实,那些化学物质没怎么损伤它,但这还是非常恐怖。”施瓦辛格回忆。片中,他浑身着火,扑在引擎盖上一拳砸碎汽车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吴悠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