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你喝雀巢,现在不也喝星巴克?一座三线城市的小剧场试验

“其实三四线城市更需要被诉说,野生的东西全在三四线城市。”

责任编辑:朱晓佳

在多媒体音乐剧《寻常》中,主人公从现代穿越到了桃花源。(尹雪峰/图)

(本文首发于2017年10月12日《南方周末》)

剧场落成,需要打造一出戏剧。这部戏不能是单纯的传统丝弦表演,而要“能够站在戏剧高度”上。

“其实三四线城市更需要被诉说,野生的东西全在三四线城市。”

灯光暗了,剧场响起广播,提醒观众入座。一个背着帆布包的年轻人却径直走上舞台,剧场经理和保安赶紧劝他下去,演出就要开始了。

年轻人不听劝。他叫小常,家住老西门棚户区,也就是剧场原址所在。他拿出爷爷拆迁前留下的一个盒子,摁进剧场的墙体里。忽然间电闪雷鸣,幕布开启,小常穿越了。

这是多媒体音乐剧《寻常》的第一幕,2017年9月20日晚,《寻常》在常德老西门剧场举行了首演。

“一开始,我设计不让小常戴麦,坐在观众席里。另外两个演员就穿着和外面保安、经理一样的衣服。”导演马俊丰在预演之后改变了方案,为了让常德观众理解这是演出的一部分,从服装和出场方式上,都增添了更明显的设计感。和戏剧市场蓬勃的一线城市相比,这样的舞台剧第一次在常德出现。

不同于旅游城市惯常打造的“印象”系列,也不同于纯商业化的小剧场戏剧,《寻常》用小剧场的方式包装起了城市传说:表面上,男主角小常穿梭时空,走过四季,遇见了桃花源、楚国辞赋家宋玉、刘海砍樵和孟姜女寻夫;实际上,戏剧也探讨了古今对比下的信息焦虑和婚姻关系等话题。

五年前,浙江乌镇举办了第一届戏剧节,此后,戏剧市场引起了不少三、四线城市的关注。常德戏剧计划发端于2016年,不过,这里既没有一线城市作为票仓,也不是热点旅游城市,打开当地的戏剧市场,并非易事。

刻章的老张和补鞋的老陈,还能天天见面聊闲天

坐落在常德市中心的老西门,原本是一个棚户区。护城河从中穿过,上面覆盖着两三层沟盖板,支起几根木头,封上木板,就成了简易的棚户屋,“一百米住了一百户人家”。

时间回到2011年,建筑师曲雷和何勍受常德市国有企业城投集团天源公司的委托,从北京来到常德,着手老西门棚户区的改造。

曲雷回忆,初见的常德比现在更小,街道更窄,“路过农村,到处炊烟袅袅,在车里闻到的都是炭火的气息,小水泥路边上全是密密的树,特别的亲切。”

老西门建成了两栋L形倒扣的高层回迁楼,1600户几乎100%回迁,“我们希望破窨子屋里刻印章的张老爷子和街口补了17年鞋子的摊主陈师傅,还能天天见面聊个闲天”。除此以外,整个棚户区被改造成老西门历史文化街区,占地约87000平方米,在过去的六年里渐渐成型。这里的每栋建筑似乎都有来历。街区里的窨子屋博物馆,是从农村找到了一间窨子屋,标记砖块挪至老西门,重新设计、还原了这种近乎消失的湘西民居。

拆迁过程中,城投集团的董事长方际三无意间发现,拥有两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zero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