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周萍的时候,你已经到了周朴园的年纪” 濮存昕反思濮存昕

濮哥2017年第一场出台,是董卿主持的一档央视新节目。成为这档节目第一个“朗读者”的濮哥还带着李尔王的“残妆”。

责任编辑:朱晓佳

那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就不喜欢去二楼,二楼是行政楼层,喜欢一层和三层,有排练厅。

不喜欢二楼有一个办公室是我的,别人来要敲门。不喜欢别人叫你“濮院”、“濮院”,这个词多难听。

——濮存昕

点击视频 看濮存昕的人生六字秘诀 :玩学做悟舍了

图片说明...

“白嘉轩是个地主,但他是一个下地干活的地主。”濮存昕说。

2016年年底,濮存昕终于离开北京人艺常务副院长的职位,除开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的身份,他又全身回到“演员濮存昕”。

称呼“濮院”的,都是外道人。濮存昕说,他喜欢听人叫濮老师、濮哥。

2017年,濮哥有9台大戏。《李尔王》《李白》《白鹿原》《万尼亚舅舅》《茶馆》等。

2017年1月,63岁的濮哥在国家大剧院演出《李尔王》。这是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监制的第一台中国新译本的莎剧。

4月份,《李白》演过了200场,《白鹿原》即将演过100场。舞台上的濮哥已经是一个收放自如的演员。“以前《李白》第一场,那么短短的一个开场就汗流浃背,现在几场下来,基本上就是微微一层汗,没有淌的汗了,不用那么使劲演,效果反而更好,更能把观众带到舞台情境中去。动静相宜,人家看着更舒服。”

60岁那年,濮存昕给自己琢磨到六个字,“玩学做悟舍了”。

“我这把年纪得要有‘舍’的这种能力,喜舍乐施、愿意帮别人、守规矩、给别人让道,让出空间来和别人共同发展、共同富裕。我觉得积累到一定程度了,要懂得舍的好处。”2017年5月2日,南方周末记者在南瓜视业的影棚里细细盘问了濮存昕。

濮哥2017年第一场出台,是董卿主持的一档央视新节目。成为这档节目第一个“朗读者”的濮哥还带着李尔王的满脸胡须。

“你从头到尾使劲,慷慨激昂,似乎不是李白,那可以是屈原,是辛弃疾、岳飞。李白不同于他们的是什么?是突然间会像孩子、完全不成熟、完全天真,赤诚相待。”(CFP/图)

“濮院”,多难听啊

南方周末:《李白》在你的演艺史上应该是一个很有标志性的作品。据说于是之先生自己想演这个戏?

濮存昕:是之老师他非常首肯郭启宏先生写的《李白》,他们在讨论剧本的时候,是之老师也给了很多建议。但是1991年,是之老师的身体已不大好,他担心可能演不下来,最后就是没演。后来又定另外一个演员,人家想出去拍电视剧。我父亲说要不然你来吧,我是第三个人选。

那时候我还年轻,不知道深浅,横着脑袋就顶过去了。操持起我的那两下子,就演起来了,抑扬顿挫谁不会?念念有词的。当然剧本本身基础不错,都说出了一台好戏,还被介绍到中南海演出,在怀仁堂演过。转年得了大奖,文华奖里面有剧本奖、演出奖、舞美设计奖、导演奖、演员奖都得了。我自己挺得意。

当时演了三四十场,1993年以后就放下了,一直没演。那段时间戏剧特别低谷,没什么人愿意看戏,票房也不大好。十年之后,2003年再演,自然有一个反省过程。

《李白》这个剧本里讲的就是进退两难:进则兼济天下,退则独善其身,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纠结处。说想报国、想走仕途,你又忍耐不了官场的倾轧。退则独善其身,人又不甘寂寞。其实和我们当代人的心境是吻合的。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不也写这个吗?进退两难,复仇还是妥协,生存还是毁灭。

所以到了2003年,我已经50岁了,又经历了很多事情,特别是那时又纠结于当不当院领导。那一时冲动说试试干吧,做起来之后后悔了,因为没有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Golradir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