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幻外形难克致命缺陷 最美“航站漏”
深圳机场新航站楼的外形创意源于一种从海洋跃入天空的庞大海洋生物“蝠鲼”,俗称“大飞鱼”。实际上,它不存在真正意义的屋顶。最近,“大飞鱼”再次漏雨。“我们早就预料到新航站楼会漏水,”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艾志刚说。
责任编辑:苏永通 实习生 张维
以幕墙形式完成屋面设计,只能按照幕墙的验收标准进行验收,或者说“没有标准,在这个上面他们自己定了一个标准”。
投入使用三个半月的深圳机场新航站楼“大飞鱼”,再次挡不住大雨的侵袭。
2014年3月30日晚间的强暴雨,造成航站楼内部22处漏水;雨水还冲破排水管倒灌而入,在机场交通中心的地下停车场里挂起了“瀑布”。
“大飞鱼”上次漏雨发生在2013年12月15日,当时航站楼内的漏点多达一百余处,工作人员不得不找来白色的塑料大桶承接坠落的雨滴;那次地下停车场也未能幸免。
“结构设计有致命缺陷,我们已经对建设方事先声明。”负责航站楼防水工程的东方雨虹公司市场部总监蒋凌宏在微博上评论新近的这一次漏雨事件。
新航站楼的外形创意源于一种从海洋跃入天空的庞大海洋生物“蝠鲼”,俗称“大飞鱼”。为了接近视觉上的完美,整座航站楼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