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现代治理】作为普适价值的儒学

儒家≠中国文化。在政治上,笔者认为,传统中国是儒法互补,王朝过渡时期兼用黄老。文化上,更有佛教、道教的影响。

责任编辑:戴志勇 实习生 张雨

在致力于复兴传统的学人中,一派的观点是,儒教是或应该是中国文化之根基。而西方自由民主宪政基于西方文化,是西方特殊的历史之产物。故中国不能实行西方之制度。这种论调,为拒斥西方流毒、强调某种“中国模式”之人所分享。这一派儒家中似乎确实有人(其中的一派总是让我想起伍迪·艾伦在他的一段清口(stand-up comedy)里说的,一个犹太拉比(Rabbi)是个改良派,他改良得如此彻底,结果他成了纳粹)与后者彻底同流。但是,这一派中也有人(比如蒋庆)并不接受当下的中国模式,更对以“文革“为顶峰的反传统运动深恶痛绝。他们要建立的,是基于儒教的宪政。尽管有这种内部区别,但这一派人物与拒斥西方者共享了中国文化(儒教)特殊论的、反普适价值的观点。

儒家≠中国文化

但是,这个观点,有诸多问题。第一,现实上讲,儒家真的与中国文化同义吗?即使在号称开启了独尊儒术的汉代,尚是太子的汉元帝批评父亲汉宣帝“用刑太深,宜用儒生”,而被宣帝训斥道:“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并因之叹曰:“乱我家者,太子也!”(汉宣帝知道儒生是制衡皇权的,而荒唐的是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2)


回复

2014-07-09

本人观点:现代中国应该如此对待中国传统价值观(儒、法、道、佛等)和西方普世价值观(自由、平等、民主、科学、博爱、宪政等)。一是类似于对待西医和中医,西医治病为主,中医保养为主。二是类似于日本、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以西方价值观为主,中国传统价值观顺其自然的存在。

回复

2014-06-03

儒学.确实有很多值得深思的地方……

回复

2014-05-21

可惜文章太短了,没有充足例证很多事情没有说清楚。

回复

2014-05-21

同意!

2014-04-22

嗯,作者对儒学和西方民主都有深刻了解,但在论述相关观点时若能稍微具体一些,读者在阅读时会更便利一些;毕竟不是所有读者都对法哲学有所涉猎。

回复

2014-04-23

一派胡言

回复

2014-04-22

嗯,作者对儒学和西方民主都有深刻了解,但在论述相关观点时若能稍微具体一些,读者在阅读时会更便利一些;毕竟不是所有读者都对法哲学有所涉猎。

回复

2014-04-19

回复

2014-04-11

不知所云,作者是专栏作家吗?大失所望

ruanyingquan
回复

ruanyingquan

2014-04-08

很疑惑把道家排除在外,对于法家这是所有民族的共同点,没有暴力无法维持阶级统治,所以中国文化跟别国的最大区别在儒道。

回复

2014-04-08

春秋时期,百家争鸣,丰富了中国的哲学思想。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变得僵化。孔子的学说被官方歪曲、僵化,弄得面目全非。封建统治阶级尊孔,孔子被作为一个统治工具,用来笼络知识分子而为皇权专制所利用。中国目前是低俗文化,既不是传统文明更不是西化的结果。(以上这段文字是资中筠老师2011年11月5日在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所做的《中国的文化复兴与启蒙》讲演记录一部分(个别字句记录可能有差错)。网友们不妨找来原文读读。

回复

2014-04-08

中西之争,应该是普适价值之争。 血脉之亲,不该局限于张李之姓。

回复

2014-04-05

儒学也好 西学也罢 标签而已 真正想把富国强民 造福百姓的话用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