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中石化管道爆燃事故已致55死 安监总局:是严重责任事故

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杨栋梁指出,事故暴露出多个突出问题,包括输油管道与城市排水管网规划布置不合理,泄漏后未按规定封闭道路、通知疏散人员等。按照官方通报,11月22日凌晨3点,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发生泄漏;10点半左右,爆燃事故发生。事故已致55人死亡,9人失踪。

11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来到山东青岛,考察黄岛经济开发区黄潍输油管线泄漏引发爆燃事故抢险工作。这是习近平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黄岛分院看望慰问伤员。 (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图)

安监总局:中石化青岛管线爆炸是严重责任事故

11月22日上午,中石化位于山东青岛黄岛经济开发区的东黄输油管道发生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据新华网25日上午消息,事故已造成55人遇难、9人失踪、136人受伤。

中石化11月24日晚在上交所发公告称,出现原油泄漏的管道系公司东黄复线,而非事故初发时当地政府官微“@青岛发布”宣称的黄潍输油管道。东黄复线1986年7月建成投产,管径711毫米,管道长248.52公里,年输油能力1000万吨。黄潍输油管道则是于今年8月投入使用。

按照上述公告,11月22日凌晨,中石化位于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原油管道发生破裂,导致原油泄漏,部分原油漏入市政排水暗渠,流入海岔。上午10点30分左右,市政排水暗渠发生爆燃。

而22日晚@青岛发布的通报说得更为具体:11月22日凌晨3点,位于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秦皇岛路与斋堂岛街交汇处,中石化管道公司输油管线破裂,原油泄漏。约3:15,黄岛油库关闭输油阀门。斋堂岛街约1000平方米路面被原油污染,冒溢原油进入雨水管线。7:30,开发区在入海口处设置了两道围油栏。10:30左右,开发区海河路和斋堂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李夏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7)


回复

2013-11-27

还是习主席好。有明确的态度。顶。

回复

2013-11-26

当一个新机会出现时, 60%的人观望,40%的人尝试了解,之后20%的人选择放弃, 另外20%的人顶住了各种白眼不理解以及种种事业开始阶段的艰辛。 最后成为二八定律中的二,也就是机会果实的享有者。 如果你也在寻找这样的机会,至少先学会做敢于尝试的40%, 想了解这个机会,上 这 【UnODe。tw/qOO1 】

回复

2013-11-26

请不要让每一次的经验教训都建立在无数人的鲜血之上!米沙子是这样,青岛又是这样!丫的,那些官员都应该枪毙!官官相护,官商勾结。。。这世道。。。

回复

2013-11-26

  问题三:演习、检查不都是在走过场吗?   昨晚听《焦点访谈》在讲中石油今年还进行过类似事件的应急演习,进行过全国消防安全大检查。我在想,如果这些都实实在在的进行了,会出现这样严重的后果吗?可是后果既然来了,我不免又想,看来这些家伙全他妈的是在走形式。所谓的应急学习也就是领导们穿着演习的服装在记者面前拍点照片作为工作资料,指指点点式的摆个POSE作为自己工作的方式罢了。说不定那些照片上的领导都不一定知道这是干吗来着。   这便是中国式工作、中国式监管的方法。形式大于一切,排场大于一切,感觉大于一切,不知道从哪一级领导开始便成了走形式,走过场,一切以领导眼睛内满意为主,早忘记了自己是干什么的。这样的工作不做也罢,途增加了老百姓在各类事件发生后愤怒感,也成了砖家学者们办公室中批评的笑料。   中国式的监管,还要走多远?

回复

2013-11-26

  问题二:中国的企业责任在哪儿?   经常听说外国的某企业为哪个灾区捐出了多少钱,支助了多少孩子,外国企业家把全部身家捐给了什么基金会。这并不是说中国企业没有捐,中国的企业没有良心,只是中国的企业过于把这种善举作为企业对外宣传的方式,唯恐天下不知道这笔钱是他们捐的(中国的救灾不经常是列队、举旗、贴标语、宣誓仪式这一套路吗?真不知道是急不急,所以建议央视以后少播点救灾队出发仪式,太假了),而不是真的善捐、善举。   什么是央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九条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说白了,一句话,中国范围内的所有都是国家的,央企呢便是可以国家名义随便利用全国范围内任何资源的企业呗,所以中国的三桶油、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电力、中粮、几大银行、中国铁路等等许多我们都不知道的企业便是在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可以随便利用国家资源的大亨们,所以你们取得再大的成绩也不是你们吹嘘的资本,也不是你们经营牛B,而是全国人民赋予了你ROOT权限。而你们利用ROOT权限所得来的经济价值平均一下,就知道央企有多么的败家了。   更让全国人民为之愤怒还不止是经营不善(能力有限而已,国民就忍了),看一下你周围央企职工的工资有多高,福利有多少,也许你们就沉默了。好处你们得了也就罢了,责任呢?煤矿开采完你们还原植被绿化了多少?炼油、炼钢你们排了多少废水、废气,你们处理了多少?宽带费用交也就交了,通讯大头们你们知道全国网民每天用的200KB-300KB的网速是什么心情吗?   经济发展离不开企业,所以我们要发展经济。可是发展经济根本是社会发展,全民共享,我们的央企似乎忘记了自己是干什么的!!!

回复

2013-11-26

再看一下“青岛石油管道爆炸事件”安全责任的监管单位青岛市安全生产监管管理局,青岛市作为中国计划单列的较大城市,也就副省级吧。市安监局下属的开发区安监局(一般是正科级,撑死了高半格来个副处)才是当事人是中石化管道储运公司潍坊输油处的监管方。一个科级单位如何监管一个正处级的央企,侄儿管叔叔,能管的住吗?在长期以来GDP论政绩的中国(尽管习总今年多次强调不以GDP论政绩),各类大型企业,特别是央企都成为了政府领导争相追逐招商的“香勃勃”,要求各监管单位要一路开绿灯,不要干扰地方经济发展,安监局你敢管吗?环保局你敢管局?工商局你敢管局?这一“不敢”,在没事的时候,真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基层各监管单位和人员固然多少也得到了“大佬”们多多少少的回馈,可是在事故发生后,大板子便毫不留情的打在了最基层监管人员的身上。说你冤,说不过去,说你不冤,可许多事故不是基层监管人员所能左右的了的。“青岛石油管理爆炸事件”中负责这一区域的安监人员当然免不了是要受刑事责任的;“三鹿事件”中的小所长们不也受责了吗?“校车事件”中的大小领导不也受处分了吗?为什么“事件”还是此起彼伏,根源不在监管,在于体制的畸形设计,政绩观的扭曲,企业责任的缺失。所以,去除企业的行政级别,破除经济至上的政绩信仰,加强企业责任,改变罚款至上的监管方式,所有的事件才会成为“偶然”,而不是一次又一次的“必然”。

回复

2013-11-26

  问题一:各类事件背后的“大佬”当地基层监管部门管的了吗?   “青岛石油管道爆炸事件”的当事人是中石化管道储运公司潍坊输油处,是中国石化管道储运公司的下属处级单位,也就是当事人是中石化的孩子。中国人都知道,中国的央企是享受行政级别的,潍坊输油处是中石化下属的处级单位。而这类型享受行政级别的处级央企在全国有多少家,把电力、通讯、燃气、供暧、供气、供水、煤电等一系列全部纳进来,恐怕统计出来是一个天文数字了。还不敢说各省、市下属,(区)县下属、市县领导重点招商引资回来的民营“大佬”们。这些央企大佬、与政府关系密切的民企大佬(试问在中国做大的民营企业有几家没有政府渊源呢?),便成为了各类监管部门所谓的监管对象。

回复

2013-11-26

  青岛石油管道爆炸事件至今已经四天,新闻媒体也把视线再一次的聚焦到“安全”、“问责”这些字眼上。国家安监总局局长用连发15问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该事件发生的愤怒与不满;警方对9名中石化及相关责任人进行了控制。事件还在调查,后果还在扩大,责任人也必然得到追究,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媒体的重点也将转移到其它的热点问题上。   回忆一下近年来国内发生的大大小小的各类事故,以“三鹿事件”为代表的食品安全类事件,以“7.23甬温特大动车事故”为代表的安全事件,以“甘肃校车事故”为代表的儿童安全事件。各类“安全”事件频繁发生,每一事件在发生的短时间内成为政府公关和媒体关注的焦点,而在新的“亮点”出现后,人们又把视线转移到新的话题上。“此起彼伏”成为了中国式的问题。不知擅长于“胡编乱造”、“东抄西窃”中国的“智囊团”是否又在办公室里寻找这一系列问题的根源,之后提交出一沓冠冕堂皇的调查报告,相关责任人在“公关式问责”的压力过后找一个合适的机会悄无声息的“复出”,这一特大事件也就结束了。大家再期待“新事件”的出现,新的责任人的被追究,以满足国人早已麻木神经的那一短暂的兴奋与刺激。   安监总局刘栋梁同志的15问把为什么出现事故的各方面直接原因基本上考虑到了,但他处的是领导对已发生事故问责的角度,一来表示该部门对事件的关注程度很高;二来表示他对安监机关的同志工作不到位很愤怒;三则让媒体、大众觉的这个同志在事故发生后很敢面对吗!试问我们每一个“事件”发生后监管部门的高层领导不都是这样问的吗?那是因为其身处高位,不是事件的直接责任人,说说风凉话而已。否则就不会出现今天工商总局看质监局的笑话,明天安监总局就看工商总局的笑话,大后天则食药局看交通部的笑话,部门领导互相看着笑话、拼着运气,熬到退休罢了。咱普通民众呢,也就骂完这一部门再愤另一部门,时间长了也就冷下来了,大概这就是政治冷漠。

回复

2013-11-26

没办法,死的人太多,全国都知道了,瞒不住了,抓几个替罪羊,我看中石化总设计师,中石化老总,山东中石化老总绝对不会被处罚,没准借此机会提出个中石化石油管道整改项目,借此打捞一笔,然后做点政绩,升官走人。抓的几个替罪羊估计就是办公室职员,什么管道设计师,管道铺路规划员,小职员而已,这些规划设计师肯定是按照领导要求才这样设计的呗。我建议全国彻底排查中石化管道,一旦发现有类似设计的,中石化地方领导设计规划员全部革职,哈哈哈哈,这是不可能的。

2013-11-26

安监总局的领导真是神啊,一到场就知道是严重责任事故。

回复

2013-11-26

安监总局的领导真是神啊,一到场就知道是严重责任事故。

回复

2013-11-25

回复

2013-11-25

+1

2013-11-25

我真搞不懂为什么网易新闻上面不准评论,评论的一看就是五毛,腾讯上也不允许评论。。。。。。。。。国家发生灾难不允许评论。。。。能评论的只有官方媒体。。。。还有伟大的南方周末~

回复

2013-11-25

我真搞不懂为什么网易新闻上面不准评论,评论的一看就是五毛,腾讯上也不允许评论。。。。。。。。。国家发生灾难不允许评论。。。。能评论的只有官方媒体。。。。还有伟大的南方周末~

请叫我bobo
回复

请叫我bobo

2013-11-25

如果发生在郊区或者野外,这就不会是中石化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事故

回复

2013-11-25

为什么每次都要出人命了,才会得到重视。这些问题,这些官员又不是不知道,真是想不通。轻贱人民,也会被人民所轻贱

回复

2013-11-25

副标题有错误,从漏油到燃爆那七个小时

回复

2013-11-25

不要再疯子一样大拆大建了,所谓的跨越式发展是害人的,自掘坟墓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