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农垦“怪胎”
黑龙江农垦一直为体制所困,不是农垦总局不愿意放弃政府职能,而是不管下放地方还是进行公司制改造,都因“钱”字挡道而难以改变。
责任编辑:顾策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实习生 徐庭芳
黑龙江农垦一直为体制所困,不是农垦总局不愿意放弃政府职能,而是不管下放地方还是进行公司制改造,都因“钱”字挡道而难以改变。
北大荒博物馆的一块石碑上刻着:一百年前有人说,黑龙江是北大荒,如今人们都说,黑龙江垦区就是北大荒。
令人惊诧的是,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黑龙江垦区依然像一块计划经济的化石,在这里上演的也依然是旧戏码。
黑龙江农垦总局是北大荒这片4260万亩耕地的最高管理者,下辖114个国有农场、546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593家非国有企业,以及至少750家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单位,学校、医院乃至公检法也都“五脏俱全”。
黑龙江农垦总局扮演着一个暧昧不明的角色——承担企业经营职能同时又承担着社会和民生职责,亦城亦乡、亦农亦工、亦政亦企。
其实,早在1992年十四大之后,中国各地农场都逐渐开始公司制改造或属地化管理,唯有黑龙江农垦系统在一波三折的试点之后,仍难以改变。
下放地方,两次试点失败
黑龙江省也曾尝试让县承担起社会职能,让农场与地方政企分开,但两次试点都以失败告终,原因都是因为钱。
1992年之后,中国各地国营农场的改革开始。这波改革中,农场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Ashley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