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撬动中小企业贷款小公司引发的信贷大革命

用数据计算企业信用状况,以此帮助供应链中的小企业拿到银行的信用贷款,金电联行不小心撬动了中国的中小企业信贷革命。公司成立后的六年,金电联行共帮助数百家企业从民生银行获得总计约20亿的信用贷款。据介绍,通过金电联行的系统放出的信用贷款,还未产生一笔不良。

责任编辑:舒眉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实习生 王谦秋

数据来源:金电联行。 (曾子颖/图)

以数据分析帮助供应链中的小企业拿到银行的信用贷款,金电联行不小心撬动了中国的中小企业信贷革命。

“老范,你有机会了。”七年前,从华尔街投行回国的清华计算机系师弟忍不住对范晓忻说。

那年,33岁的范晓忻在给北京大型汽车厂商做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类似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这样的公司,向上千个零部件的供应商采购的每一笔交易,都需要在系统上完成。

范晓忻没反应过来,但他的海归师弟嗅到了背后的商机:把系统里海量的交易数据以第三方的形式提供给银行,以这些真实的贸易背景为依据,如果中小企业能获得无抵押、无担保的纯信用贷款,他们也可以收取服务费。

这源于中美金融体系的不同——在美国,中小企业融资几乎都依靠信用贷款,在中国则相反,有抵押、有担保的企业才能让银行放钱,于是,很多轻资产的中小企业被银行拒之千里,告贷无门。

2007年夏天,范晓忻和几个合伙人,成立了一家名叫金电联行的公司,取“金融电子化,联合银行”之意,他们想以数据分析连接银行和中小企业。

在那个“大数据”和“互联网金融”概念还未兴起的年月,范晓忻并未意识到,一场植根于中国土壤的中小企业信贷革命正在自己的撬动下悄然发生。

公司成立后的六年,金电联行一共帮助数百家企业从民生银行获得总计约20亿的信用贷款——单笔额度集中在三五百万到1000万之间。最小金额98万,最大一笔达到6800万。利率为基准利率上浮40%-50%,远低于一般纯信用贷款90%左右的上浮额度。

“现在市面上信用贷款能给到这么大金额的,可能只有这一种业务模式。”中国民生银行北京魏公村支行销售总监陈光说。跟阿里信用贷款针对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者的信用贷款相比,金电联行瞄准的是体量更大的中小企业。

然而,从灵光一现到企业获得首笔贷款,到这一模式被认可推广,范晓忻发现,要打破传统银行的坚冰,难度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

我们没有选择

只要能办下贷款,透露这些交易数据,都可以接受。

公司成立的头三年,范晓忻一直重复三件事:调研、开发和对银行“洗脑”。

首要问题在于,如何说服企业向银行开放金电联行掌握的交易数据,使企业成为银行眼中的“透明人”。

范晓忻和他的合伙人曾经走访了上千家企业,其中以华北的汽车供应商为主,销售收入集中在两三千万到两三个亿之间。他发现,缺钱是中小企业的最主要难题。年景好,主机厂会加大产量,供应商得赶紧供货买材料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Ashley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6)


回复

2014-04-20

Good

回复

2013-12-05

貌似中小公司的融资春天 要来了~

回复

2013-10-27

ok

回复

2013-10-07

一个行不创新不一定灭亡。但是,一定是变不大的银行。

回复

2013-10-06

好评

回复

2013-10-02

一家银行没有创新早晚会消亡

回复

2013-10-02

供应链下游企业将核心企业的欠条拿去按比例抵押换回资金,银行坐等债务到期讨回所有债款。这种最原始的票据业务似乎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不存在任何质押。所以周末你怎么看?

回复

2013-10-01

大数据撬动中小企业贷款 小公司引发的信贷大革命

回复

2013-10-01

Q

回复

2013-09-30

大数据的魅力啊。

回复

2013-09-30

中小企业贷款

回复

2013-09-30

银行从来是嫌贫爱富的,中小企业就别指望他

回复

2013-09-29

没事看看

fun318
回复

fun318

2013-09-29

哇,IBM的眼光不是一般的远

回复

2013-09-29

国外很多银行其实都在做类似的事情,金电联行这次将洋模型本土化做的不错。

回复

2013-09-28

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