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多年前的灌水猪肉从历史看“国民性”
梁启超说,凡是经过重重内乱的国家是不可能产生纯洁国民性的,内乱会在老百姓心目中培养起六种倾向:侥幸、残忍、彼此倾轧、虚伪狡诈、冷漠凉薄、苟且。
责任编辑:袁蕾 实习生 张宇欣 肖妍琳 葛佳男 龙健
梁启超说,凡是经过重重内乱的国家是不可能产生纯洁国民性的,内乱会在老百姓心目中培养起六种倾向:侥幸、残忍、彼此倾轧、虚伪狡诈、冷漠凉薄、苟且。
“今天中国的所有问题,都可以在历史中找到答案。当今中国是古代中国的延续,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也是由历史塑造的。”畅销书作者张宏杰的新书《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论的是中国人的品性。
上大学以前,因为课本枯燥刻板,历史课是张宏杰深恶痛绝的课程之一。1990在大学读书时,他读到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格鲁塞的《草原帝国》和费正清编的《剑桥中国史》,三本书引发了他对历史的兴趣。“《万历十五年》打通了历史和现实;而人性让我找到了进入历史通道的钥匙。”
2000年1月,张宏杰的第一本书《千年悖论》出版。2004年,《另一面:历史人物的另类传记》出版。在海关工作的福建读者石悦,站在书店里读完这本书,后来就开始在网络上用“当年明月”这个名字写《明朝的那些事》。
2006年,《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出版,这本书给他带来了众多机会。在一位读者的帮助下,张宏杰调到一所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工作,不久又破格进入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师从葛剑雄。博士毕业后,再进入清华大学历史系攻读博士后,还上了《百家讲坛》。
张宏杰已不再写小说:“现在对社会的反思批判功能上,历史彻底取代了文学的‘启蒙’作用。历史是民族的记忆,一个不会反思、没有记忆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自尊心巧妙地消失了
南方周末:“国民性”在中国是个有争议的词,在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林语堂《中国人的气质》、柏杨《丑陋的中国人》和龙应台《野火集》之后,你的《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又想表达什么?
张宏杰:自民国开始,关于如何提高国民性和民族素质,一直都有很大的争论。我实际上从国民性这个角度,观察中国几千年历史的变化。这本书也可以叫“中国历代民族精神的演变历程”。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李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