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卫士”痛陈积弊,百座名城凋零过半阮仪三:“我们已找不到回家路”

十年前,阮仪三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保护委员会授予“2003年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十年后,他依然奔走在布道的路上,一直以微薄之力保护中国残存甚少的古城遗迹。面对GDP炙烤下的古城保护窘境,阮仪三多次感叹自己只能是亡羊补牢“中国城市日新月异,但我们已经找不到回家的路。”

责任编辑:何海宁 助理编辑 袁端端 实习生 王悦

凤凰古城有13座古老的吊脚楼,可现在有一百三十多座,其中一百多座是假的。

昆明的三条历史街区都拆掉了,仿建的牌坊用上了钢筋混凝土,请问明清有钢筋混凝土吗?

江苏省徐州沛县是汉高祖故里,当地就造了一条复古街叫“汉街”。我要问,汉代有街吗?

西安某位市领导曾在世博会上说:“我们的城市已经重现了汉唐风貌。”这是在外国人面前丢脸。

大同市长耿彦波打算重现辽代城市风光,我告诉他们,大同虽有辽代建筑,但没有辽代民居。

上海石库门拆迁时,老人们抱头痛哭。现在的小区是科学了,现代了,人性却缺失了。

阮仪三。 (CFP/图)

口述:阮仪三

(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导)

整理:南方周末记者 吕宗恕

“中国城市日新月异,但我们已经找不到回家的路。”阮仪三感慨道。

这位八十高龄、满头银发的“古城守望者”,十年前,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保护委员会授予“2003年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十年后,他依然奔走在布道的路上,一直以微薄之力保护中国残存甚少的古城遗迹。

“刀下救平遥”、“誓死保周庄”……许多古城都留下了阮仪三拼死保护的痕迹。他抨击“古城重建风”,炮轰“假古董”,痛心民居群的消亡,对于各地旧城改造的行径,他捶胸顿足,多次奔走上书。

他自嘲二十年研究,最终成了“不受欢迎的人”,不少城市将他拒之门外。但他依然秉言直告,不给城市管理者留以颜面。

然而,面对GDP炙烤下的古城保护窘境,阮仪三多次叹道“可悲”,他感叹自己只能是亡羊补牢,十根手指“按住一个是一个”。

“旧城改造”背后的混账话

中国城市过分追求现代建设的速度,已经无情地破坏了传统特色,城市变成了千城一貌,很多地方都已经失去了记忆。

最近湖南凤凰古城成为了新闻热点。十年前,凤凰古城的保护规划是我做的。记得那是美丽的沱江边的一座安静的边城,有13座古老的吊脚楼。可现在有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李夏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