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要回家” 纪录片《大堡小劳教》寻访的一段历史

1958年仿效苏联设置的四川省地方国营沙坪农场大堡作业区,关押了几千名“小劳教”。女导演谢贻卉最终没能查实大堡小劳教的总人数。从林宪君等当初的成年管理人员回忆中,估算出了五六千人这个数字。死了多少孩子也无法核实。那名提供死亡人数的蔡姓组长,最终拒绝了拍摄。

责任编辑:李宏宇 袁蕾 朱晓佳 实习生 龙健 葛佳男 陈延舟

1962年“小劳教”杨泽云(上图前排)被解救后,被安置在中川铁厂工作。 (谢贻卉 供图)

1958年仿效苏联设置的四川省地方国营沙坪农场大堡作业区,关押了几千名“小劳教”。

1961年,大堡作业区宣告崩溃,解放军上山把濒临死亡的“小劳教”一个个背下山。一名医生怕追究责任,喝碘酒自杀;沙坪农场场长被判十五年徒刑。

“你看不出来吧?我是被判过死刑的人。”

2013年5月16日,靠在曾伯炎成都家中的沙发上,68岁的陈德全指着自己的鼻子笑。他听说曾伯炎在寻找当年的那些“小劳教”,特地从上海赶过来,接受他的采访。在四川生活了33年,这个老人的上海话掺杂着浓浓的川音。

1958年,《四川日报》的青年记者曾伯炎被打成“右派”,开除公职,送到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县的劳改农场建筑队强制劳动教养。每一天,他要靠肩挑背扛,把一百多公斤木料运到三十多公里外。

没几天,他惊异地看见一群孩子,正是戴红领巾的年龄,却都一样衣衫褴褛,一样面黄肌瘦,举着比自己还高的锄头开荒种地。有些孩子哭喊着:妈妈呀,我要回家……

五十多年后,白发苍苍的曾伯炎再次行走在那条森森莽莽的路上。他带着同伴和摄像机,去寻找当年那些孩子。更确切地说,是去寻找他们的坟墓。2013年5月,纪录片在香港、台湾公映,半个月后,在腾讯等门户网站上播出,这部纪录片的名字叫《大堡小劳教》。

 

劳动教养制度源于苏联。苏联内战产生的大批流浪儿,被集中起来组成“高尔基工学团”,电影《教育的诗篇》讲的就是这个故事。《教育的诗篇》被拿到大堡各劳教中队播放,“小劳教”们却饿得卧床不起,电影完全没能奏效。 (南方周末资料图)

还记得电影《教育的诗篇》吗?

刚13岁时,陈德全就卷入了两场社会运动。先是上海要在建国十周年搞献礼,打造“十无城市”,其中一项是“无流浪儿”。1958年10月29日,上海市儿童教养院502名儿童集体被迁到甘肃省张掖县,陈德全是其中之一。他受不了当地的艰苦生活,偷跑出来扒火车,想要回上海。车到成都查票时,他被赶下车,旋即被收容劳教。

于是他又赶上了另一场运动:1957年末,四川省公安机关对全省流浪在街头,或有轻微违法行为的未成年人,处以劳动教养——这是向苏联学习的未成年人收容教养制度。

苏联将内战产生的大批流浪儿集中起来组成“高尔基工学团”,收容教育;工学团负责人、教育家马卡连柯主持工作八年,把经历、心得写成六十万字的《教育的诗篇》。1955年苏联拍摄了同名电影,1957年这部电影配上了普通话,在中国放映。

时年12岁的重庆人陈桐均跟陈德全成了难友。陈桐均跟老师拌嘴被学校开除,怕家里打,就流浪街头,偷些废铜废铁卖钱买饼吃。收容人员对他宣布:“由重庆市五人小组批准,送劳动教养。”

五人小组由公安、民政、司法、劳动等部门负责人组成,是当时中国劳动教养制度的领导机构和具体审批机构,无须任何法律程序便可决定劳教。这也是从苏联照搬的做法。

12岁的颜嘉森所在学校里,发现了“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01)


yu6087418
回复

yu6087418

2017-03-24

xintong

回复

2014-10-07

社会制度决定了我们五千年的悲剧。而且还在继续上演。只是形式不一样罢了。今天是我,明天就是你,毫不奇怪。专制的铁锤下,谁能说‘我不被砸’?争权夺利,必然血雨腥风。一党独大,必然误国误民!

回复

2014-07-26

要么掩盖,要么回避,要么推卸责任~

回复

2014-05-03

我们不是一个优秀的民族 血泪史贯穿5000年 偌大的国家 从未天下为公 全是自私自利的小人 包括我们愤青 有自己的利益就损人利己 找理由是我们的千年传统

回复

2014-05-02

一段令人痛心的历史

回复

2014-04-21

原来新浪网还有,现在已被我党和谐掉了,用这个软件(P2P Seacher)可下载到,或者发你的邮箱名字到我邮箱173745276qq.com,我直接发给你

2013-11-26

去哪里找这个片子

回复

2014-04-20

我们从来就没有正面的来面对自己的历史,而又在要求一些同样处在这种文化的其他国家来道歉。当我们都不能去面对这段历史而选择逃避,。它就有可能永远的被遗忘。而我们就缺乏了对悲痛的人事。这种事情是有可能重演的。

回复

2014-04-17

再也不相信现代史了!

回复

2014-04-14

回复

2014-04-14

一声叹息!

回复

2014-04-10

如此凄惨悲痛黑暗的一页!

回复

2014-04-09

弱势群体不团结没知识没见识被弄权者糊弄傻了,何来勇气呢?

2013-11-22

连反人类的罪恶都没有勇气去否定的人、的民族,还有什么希望?

回复

2014-04-09

奈何!奈何!

2014-03-18

谢贻卉跟随曾伯炎采访了大批亲历者,这其中包括当年的劳教少年、作业区的管理者、医生和当地的汉族、彝族百姓。据亲历者口述称,大堡作业区最早源于学习苏联改造流浪儿的经验,当年被强迫送往大堡的“小劳教”总数在四、五千人,小的十岁,大的十七岁,他们中因为高强度的劳作、饥荒、疾病和虐待等致死者达2600人之多。   据谢贻卉表示,随着走访的不断深入,当年这些孩子被劳教的场景也愈发清晰。白天,小劳教们被迫从事高强度劳作长达十余个小时,稍有懈怠便遭到管理者的威吓和鞭打;晚上,小劳教们要学习文化知识和开批斗会,一些女孩子在互相批斗时发明针刺乳房、牙刷刷阴道等酷刑。因普遍存在的饥荒问题,饥饿的孩子去附近偷粮食,村民为保卫粮食捉住小劳教后用火烧、剁下手指、在男孩生殖器涂抹辣椒等,还有一些孩子则因为吃毒蘑菇、生螃蟹和蚯蚓致残致死

回复

2014-04-09

是的,你能怎么样?

2014-03-23

谁该对这段罪恶的历史负责?!可怜的孩子变成鬼也不要放过历史的罪人们!

回复

2014-04-09

不堪回首。

回复

2014-03-30

从北京开始.到全国效仿.大堡小劳教只是冰山一角.

回复

2014-03-25

1

回复

2014-03-24

刚看完视频上集,震惊,想看的去凤凰网的视频里面有。

回复

2014-03-24

这些心酸的历史希望给我们留下难忘的教训。

回复

2014-03-24

一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