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代的荣耀与伤害 标本李经纬(下篇)

2002年1月,在三水区政府的强势干预下,健力宝没有卖给出价4.5亿元的李经纬团队,而是卖给了出价3.38亿元的“外来和尚”张海。在2002年1月15日的那场签约仪式上,李经纬含泪仰天,默默坐在一角的照片,让观者动容。九天后,李经纬突发脑溢血,自此之后,一病不起。

责任编辑:肖华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实习生 张明萌

李经纬作为改革开放后的著名企业家闻名,却因“国家工作人员”身份而获贪污罪。74岁,他戴罪离世。

中国的开放与转轨进程,给了这个遗腹子绝佳的机会,凭借勤奋与聪明,创办健力宝并将其推上中国饮料第一品牌宝座。但转轨中的模糊与复杂,也给他带来巨大伤害,被迫黯然离开倾尽心力18年的这家国企,并致身陷囹圄。

他的葬礼,没有悼词,吊唁者也没有头衔。

(南方周末资料图)

最在意公关的人,和地方闹翻了

另一个外界鲜知的重要转折是,为了建设健力宝大厦,李经纬也彻底和当地闹僵了。

恰在大厦将成之时,风云突变。

最直接的原因是资金。大厦计划总投资十多亿元,最后实际投入八亿多,而健力宝1996年的销售额刚刚突破50亿元,利税还不足5亿元。

参与项目的相关人士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道,“几乎是将健力宝的流动资金都抽干,当时甚至连员工工资都发不出。”

大厦落成的1997年,由此成为健力宝命运变换的一个节点。

1996年,健力宝的销量达到了70万吨,同年百事可乐只有50万吨。但健力宝大厦建设时,无力对市场进行更多投入,导致对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的“包抄”应对乏力。再加上随后爆发亚洲金融危机,市场空间也受到影响。

从1997年开始,健力宝的销量开始以每年七八万吨的速度持续下降。

另一个外界鲜知的重要转折是,为了建设这栋大厦,李经纬也彻底和当地闹僵了。这个最早学会公关的人,恰恰忽略了最重要的公关对象。

据原健力宝总裁助理、总裁办主任李志强介绍,当三水政府了解到健力宝打算到广州去找地建大厦时,曾经向其提出不要走,就在三水找个地方建。

当时在健力宝公司对面,有一栋名叫银苑大厦的烂尾楼(也就是现在的三水“地标”——花园酒店)。这座位于城区繁华地段的建筑曾是三水说不出的痛:1995年,由于国家整顿金融秩序,这栋楼一直空置,在三水一度沦为流行的笑谈。此间,开发商中国银行多次拍卖,均因种种原因流拍。

李自强介绍,政府当时提出,可以给健力宝一些优惠政策,希望他们能将这栋烂尾楼接下来。不想,李经纬直接拒绝了。

毫无疑问,这激化了矛盾。此前,李经纬与当地的关系,就已经颇有些微妙。

三水,这个位于广州西南的穷县(1993年撤县设三水市,2002年撤市设为佛山市三水区),早年曾是广东血吸虫病的第二大疫区,村民“十人当中九人黄,未到中年就身亡”。直到1983年,三水才最终消灭血吸虫病。

健力宝却刷新了三水的形象。1990年代中后期,健力宝的税收贡献占到了三水全市的40%-50%,当时的市委书记公开说,“三水人每发100元,就有46元来自健力宝。”

三水政府曾给予健力宝许多宠爱,无偿划拨大量土地,提供政策优惠。甚至连“三水”这个地名也因此被当地官员给予新解:原本三水是因濒临三条江而得名,新的诠释则是:水稻、水泥和“魔水”(水稻和水泥是当地另两种主要产品)。

但是风向悄悄发生了变化。一位原健力宝高层人士回忆,从1986年开始,健力宝在许多城市搞活动,“仪式上,当地政府领导坐在中间,旁边接着坐的是李经纬,再下来才轮到三水市的政府官员”。

要知道,在政治序列中,李经纬最高时也不过是副处级,远低于当地一些官员。这位李经纬的部下说,“世人只知健力宝、不识三水市的尴尬,不是所有权力拥有者都能宽容以待的。”

更何况李经纬还常常只看市场的脸色,各种赞助大把钱却花在三水以外的地方,而且经常“先斩后奏”或根本不“奏”,所得的荣耀也不跟领导分享,这让一些官员颇为不爽。

健力宝在其他地方设立分厂的动作,更是让三水当地担心——健力宝曾先后在福建漳州、广西北海、江苏镇江、陕西西安等地设立分厂,打出的理由是“就地生产就地销售”。不过,当总部搬离三水的消息传出后,三水市政府甚至健力宝内部都普遍认为:“李的算盘是想逐步把健力宝的资产往其他地方转移,慢慢把三水变成华南的一个生产基地。”

“三水非常警惕李经纬借开发新产品之名转移资产。”这位人士回忆说,政府此时加大了对健力宝资金的掌控,健力宝集团每开发一种新产品都必须通过三水市政府审批,经过政府的财政预算,然后划拨经费;几乎每一个新的招商引资项目,政府都要亲自审批。

向来行事独立的李经纬自然极为反感,双方就此弄僵,唱起对台戏。新项目上,李经纬找的人,政府不同意,政府找的人,李经纬见都不愿见。

2013年4月26日下午2 点,李经纬追悼会在三水殡仪馆举行,李宁泪水潸然,几度不能自持。 (南方日报记者 卢奕诚/图)

强人也无能为力

此时,李经纬迎来了国企干部大考。他59岁,临近退休。此前李经纬几乎从未担心过自己在健力宝的地位。以他的功绩,只要想留任,难道还有不可能的吗?竟然真的还有不可能!

即使强硬如李经纬,也会发现对有些事情无能为力,即使他已经不断为健力宝做出各种颇具前瞻性的安排。

区盛联说,1984年健力宝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出尽风头后,三水县政府派李经纬去德国学习。回国之后,李经纬便提出,三水酒厂一分为二,他专门经营健力宝,啤酒则由他的副手、一位副厂长负责。

为了体现专业性,独立出来的公司取名叫&ld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之耘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57)


回复

2015-01-18

伟大的社会主义造就“人”,毁灭人。

回复

2014-10-26

90后的我记忆中,每逢年三十喝的饮料是健力宝,等懂事后就再也找到不到他了,到春节前期总是犯嘀咕健力宝怎么了那里去了。希望今后我的子女在三十的记忆中有这个健力宝!

回复

2014-10-21

真的好惨。自己辛辛苦苦一手创办的企业,被政府抢夺过来卖掉了,还使用各种手段将一个对当地有这么大贡献的人谋害致死!

年少轻狂,幸福时光
回复

年少轻狂,幸福时光

2014-09-12

唏嘘不已

回复

2014-06-11

李总,走好!

回复

2013-06-04

无语。政府官员高高在上,只顾争利,只顾政府官员的面子。殊不知,政府是服务民众,服务企业的。古人还有功大于过,功过相抵。今人真是没有底线良心。官员很多,又有多少贡献,成了一个鱼肉百姓企业的特殊群体。国企也是企业,企业就该有企业应有的自由度。有多少国企是毁在所谓的制度,法律手下的。中国,太悲哀。

回复

2013-06-04

无语。政府官员高高在上,只顾争利,只顾政府官员的面子。殊不知,政府是服务民众,服务企业的。古人还有功大于过,功过相抵。今人真是没有底线良心。官员很多,又有多少贡献,成了一个鱼肉百姓企业的特殊群体。国企也是企业,企业就该有企业应有的自由度。有多少国企是毁在所谓的制度,法律手下的。中国,太悲哀。

回复

2013-06-04

无语。政府官员高高在上,只顾争利,只顾政府官员的面子。殊不知,政府是服务民众,服务企业的。古人还有功大于过,功过相抵。今人真是没有底线良心。官员很多,又有多少贡献,成了一个鱼肉百姓企业的特殊群体。国企也是企业,企业就该有企业应有的自由度。有多少国企是毁在所谓的制度,法律手下的。中国,太悲哀。

回复

2013-05-29

与政府谋皮,无异于与虎谋皮

回复

2013-05-29

再者张海和李的行为大同小异,金额方面张的更大,并且张在2011年已经出狱,而李2011年则才判决,二者涉罪金额和量刑为何有如此大的差异?请法律界人士释疑?

2013-05-29

“2002年1月,在三水区政府的强势干预下,健力宝没有卖给出价4.5亿元的李经纬团队,而是卖给了出价3.38亿元的“外来和尚”张海。2002年10月,李经纬被举报,后因为涉嫌贪污而被罢免全国人大代表职务,并被监视居住。按照相关规定,检察院对于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最多应在一个月零十五天内作出决定,但李经纬案于2003年移交给佛山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之后,直至2009年才被提起公诉,时隔5年又11个月,2011年8月29日,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广州珠江医院审理了李经纬涉嫌贪污一案。三个月后,佛山中院作出一审判决,李经纬以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15万元。李经纬的继任者张海因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并已于2011年减刑出狱。” 2011年的判决涉嫌违反法定的诉讼程序,李家应该申请国家赔偿;2011年张海被判10年并出狱,三水政府强势干预卖给张海,讽刺的结果,而李作为国家公职人员被判刑,而政府人员的这些行为怎么无人问责?其中是否有猫腻?二者出价之间就差1个亿?

回复

2013-05-29

“2002年1月,在三水区政府的强势干预下,健力宝没有卖给出价4.5亿元的李经纬团队,而是卖给了出价3.38亿元的“外来和尚”张海。2002年10月,李经纬被举报,后因为涉嫌贪污而被罢免全国人大代表职务,并被监视居住。按照相关规定,检察院对于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最多应在一个月零十五天内作出决定,但李经纬案于2003年移交给佛山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之后,直至2009年才被提起公诉,时隔5年又11个月,2011年8月29日,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广州珠江医院审理了李经纬涉嫌贪污一案。三个月后,佛山中院作出一审判决,李经纬以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15万元。李经纬的继任者张海因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并已于2011年减刑出狱。” 2011年的判决涉嫌违反法定的诉讼程序,李家应该申请国家赔偿;2011年张海被判10年并出狱,三水政府强势干预卖给张海,讽刺的结果,而李作为国家公职人员被判刑,而政府人员的这些行为怎么无人问责?其中是否有猫腻?二者出价之间就差1个亿?

回复

2013-05-28

这是中国很鲜明的政府干预经济的特点。就是再有钱,没有权能怎么办。

回复

2013-05-28

被那个时代触动,被李经纬们触动,一路走好...

回复

2013-05-28

快销领域的大奖陨伤,悲哀中!得益于党权,溃萎于党产与民权之争!

maikexwg
回复

maikexwg

2013-05-28

背后的直接黑手是谁,百度即知。

回复

2013-05-27

标本李经纬

回复

2013-05-27

一个时代总有些斩不断,理还乱的东西存在!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和灵魂,就够了。老板,一路走好!

回复

2013-05-27

南方周末《一个时代的荣耀与伤害 标本李经纬》该文说李经纬“并致身陷囫囵”,这句话中“囫囵”是一个错误的用词。应该是“身陷囹圄”。“囹圄”指监狱;“囫囵”意为不求甚解、生吞活剥,比如“囫囵吞枣”。

回复

2013-05-26

斯人已经逝,还要折腾,除了证明那些折腾者的愚昧与可笑之外,还应唾弃那些人卑鄙的人格!

回复

2013-05-26

与时俱进,合众人之力。